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政工作论文--其他论文

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治理困境与对策研究--以攀枝花市城市社区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序论第9-16页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研究背景第9-10页
        2.研究意义第10页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0-14页
        1.国外文献综述第10-12页
        2.国内文献综述第12-14页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创新第14-16页
        1.研究思路及重点第14页
        2.研究方法第14-15页
        3.创新点及不足第15-16页
一、城市社区治理及社会组织参与基本理论第16-26页
    (一)社区治理相关概念第16-18页
        1.城市社区第16-17页
        2.社区治理第17-18页
    (二)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第18-21页
        1.社会组织第18页
        2.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主要内容第18-19页
        3.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主要方式第19-20页
        4.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作用第20-21页
    (三)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治理基本理论第21-24页
        1.公民社会理论第21页
        2.社区治理理论第21-22页
        3.多中心治理理论第22-23页
        4.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理论第23-24页
    (四)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治理有关政策规范第24-26页
        1.中央政策规范第24页
        2.地方政策规范第24-26页
二、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困境分析第26-42页
    (一)以攀枝花市城市社区为例的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情况第26-37页
        1.攀枝花市城市社区基本情况第26-27页
        2.攀枝花市城市社区治理中的社会组织发展情况第27-28页
        3.攀枝花市推进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治理情况第28-30页
        4.攀枝花市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治理个案分析第30-37页
        5.对攀枝花市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评价第37页
    (二)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主要困境第37-40页
        1.社区及社会组织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第38页
        2.社会组织独立性较差第38页
        3.专业化水平不高,组织承接能力不足第38-39页
        4.社会公信力缺乏第39页
        5.社区居民参与度较低第39-40页
    (三)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困境原因分析第40-42页
        1.政策因素制约第40页
        2.条件因素制约第40-41页
        3.环境因素制约第41-42页
三、国内外部分地区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经验启示第42-46页
    (一)国外经验第42-44页
        1.美国经验做法第42页
        2.新加坡经验做法第42-43页
        3.日本经验做法第43-44页
    (二)国内经验第44-45页
        1.北京经验做法第44页
        2.上海经验做法第44-45页
    (三)经验启示第45-46页
四、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对策建议第46-52页
    (一)构建有利于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制度体系第46-47页
        1.完善法规制度体系第46页
        2.厘清职能关系第46-47页
    (二)强化有利于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政府扶持第47-48页
        1.加大政府扶持,激励社会组织参与第47页
        2.加强“政府购买”,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第47-48页
        3.着力能力培养,加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第48页
    (三)完善有利于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管理机制第48-49页
        1.加强“三社联动”机制第48页
        2.加强社会组织自我管理机制第48-49页
        3.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监管机制第49页
        4.加强社会组织公信力建设第49页
    (四)营造有利于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社会氛围第49-52页
        1.强化共治理念第49-50页
        2.培养公民意识第50页
        3.激励社会力量参与第50-51页
        4.促进社会组织合作第51-52页
五、结论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附录第55-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方政府应急管理协调联动工作研究--以德阳市为例
下一篇:“互联网+”政务服务在基层政府的运用研究--以成都市金沙街道办事处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