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2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 研究中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17-18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8-19页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9-22页 |
第2章 农村土地利用类型提取与分析 | 第22-36页 |
2.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第22-25页 |
2.1.1 研究区概况 | 第22-24页 |
2.1.2 数据来源 | 第24-25页 |
2.2 数据预处理 | 第25-29页 |
2.2.1 最优波段组合 | 第25页 |
2.2.2 信息提取 | 第25-26页 |
2.2.3 精度评价 | 第26-29页 |
2.3 土地利用类型时空变化分析 | 第29-36页 |
2.3.1 土地利用类型时间动态分析 | 第29-31页 |
2.3.2 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动态分析 | 第31-36页 |
第3章 农村居民点立地适宜性分区与评价 | 第36-48页 |
3.1 农村居民点立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36-40页 |
3.1.1 最小累计阻力模型 | 第36-37页 |
3.1.2 源点的选取 | 第37页 |
3.1.3 阻力体系的构建 | 第37-40页 |
3.2 农村居民点立地适宜性评价与分区 | 第40-48页 |
3.2.1 农村居民点立地适宜性评价 | 第40-43页 |
3.2.2 农村居民点立地适宜性分区 | 第43-46页 |
3.2.3 农村居民点立地整治与优化 | 第46-48页 |
第4章 耕地立地条件评价 | 第48-58页 |
4.1 评价单元 | 第48-49页 |
4.2 指标选取与标准化 | 第49-50页 |
4.2.1 评价指标选取 | 第49页 |
4.2.2 指标的标准化 | 第49-50页 |
4.3 耕地立地条件评价指标体系 | 第50-52页 |
4.3.1 耕地用途稳定性指标 | 第50-51页 |
4.3.2 耕作便利性指标 | 第51-52页 |
4.4 评价方法 | 第52-53页 |
4.4.1 确定指标权重 | 第52-53页 |
4.4.2 选择评价模型 | 第53页 |
4.4.3 评价等级划分 | 第53页 |
4.5 结果与分析 | 第53-58页 |
第5章 基于GIS的典型区土地整治规划设计 | 第58-72页 |
5.1 数据源获取 | 第58-63页 |
5.1.1 插值残差计算模型 | 第59页 |
5.1.2 多分辨率精度评价 | 第59-63页 |
5.2 典型区规划设计原则 | 第63-64页 |
5.3 土地整治工程 | 第64-72页 |
5.3.1 土地平整工程 | 第64-65页 |
5.3.2 沟道修建工程 | 第65-68页 |
5.3.3 道路修建工程 | 第68-72页 |
第6章 土地整治景观美学评价 | 第72-82页 |
6.1 评价体系构建 | 第73-76页 |
6.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73页 |
6.1.2 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说明 | 第73-76页 |
6.2 评价方法 | 第76-77页 |
6.2.1 标准化处理 | 第76页 |
6.2.2 主成分分析法 | 第76-77页 |
6.3 评价结果与分析 | 第77-82页 |
第7章 黄土丘陵区农村废弃土地立地整理规划设计案例 | 第82-104页 |
7.1 黄土塬地农村土地立地类型整治规划之案例一 | 第82-93页 |
7.1.1 示范点选择 | 第82页 |
7.1.2 示范点概况 | 第82-84页 |
7.1.3 示范点立地条件概况 | 第84-85页 |
7.1.4 整治目标 | 第85-86页 |
7.1.5 实施过程 | 第86-93页 |
7.1.6 示范结果 | 第93页 |
7.2 黄土沟坡农村土地立地类型整治规划之案例二 | 第93-104页 |
7.2.1 示范点选择 | 第94页 |
7.2.2 示范点概况 | 第94-96页 |
7.2.3 示范点立地概况 | 第96-97页 |
7.2.4 整治目标 | 第97-98页 |
7.2.5 实施过程 | 第98-103页 |
7.2.6 示范效果 | 第103-104页 |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 第104-108页 |
8.1 结论 | 第104-105页 |
8.2 研究特色 | 第105-106页 |
8.3 讨论 | 第106-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16页 |
致谢 | 第116-11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