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2章 税务绩效管理理论基础 | 第15-20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5-17页 |
2.1.1 政府绩效 | 第15-16页 |
2.1.2 税务绩效管理 | 第16-17页 |
2.2 基础理论 | 第17-20页 |
2.2.1 控制论 | 第17-18页 |
2.2.2 系统论 | 第18-19页 |
2.2.3 激励理论 | 第19-20页 |
第3章 L县税务系统绩效管理现状分析 | 第20-28页 |
3.1 L县税务系统绩效管理已取得的成绩 | 第21-24页 |
3.1.1 形成了较完备的管理制度 | 第21-22页 |
3.1.2 构建了较完善的指标体系 | 第22页 |
3.1.3 强化了绩效考核奖惩机制 | 第22-23页 |
3.1.4 加大了绩效管理宣传力度 | 第23页 |
3.1.5 进行了绩效管理先行试点 | 第23页 |
3.1.6 组织了绩效管理业务培训 | 第23-24页 |
3.1.7 增强了绩效考核数据采集 | 第24页 |
3.2 L县税务系统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4-26页 |
3.2.1 缺乏责任意识 | 第24页 |
3.2.2 缺乏机构人员 | 第24-25页 |
3.2.3 考核指标杂乱 | 第25页 |
3.2.4 重考评轻结果 | 第25-26页 |
3.3 对L县税务系统绩效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6-28页 |
3.3.1 认识度不高 | 第26页 |
3.3.2 基层人员少 | 第26页 |
3.3.3 经验不足 | 第26-28页 |
第4章 国内外税务系统绩效管理的经验借鉴 | 第28-32页 |
4.1 国外税务系统绩效管理的经验借鉴 | 第28-29页 |
4.1.1 美国国内收入局的平衡测评体系 | 第28页 |
4.1.2 澳大利亚税务局的绩效测评体系 | 第28-29页 |
4.1.3 对L县税务系统绩效管理的启示 | 第29页 |
4.2 国内县级税务系统绩效管理经验借鉴 | 第29-32页 |
4.2.1 桂阳县税务系统绩效管理经验 | 第29-30页 |
4.2.2 东平县税务系统绩效管理经验 | 第30-31页 |
4.2.3 对L县税务系统绩效管理的启示 | 第31-32页 |
第5章 L县税务系统绩效管理对策研究 | 第32-61页 |
5.1 构建绩效文化提高认识 | 第32-35页 |
5.1.1 要构建绩效文化 | 第32页 |
5.1.2 要增强争先意识 | 第32-35页 |
5.2 设立专职机构和人员充分发挥绩效办的作用 | 第35-37页 |
5.2.1 建立绩效考核常设机构 | 第36页 |
5.2.2 加强绩效考核工作宣传 | 第36页 |
5.2.3 编印好绩效考核工具书 | 第36页 |
5.2.4 加强沟通衔接工作 | 第36-37页 |
5.3 优化组织绩效考核指标制定科学合理的组织规则 | 第37-56页 |
5.3.1 优化组织绩效考核指标 | 第37-55页 |
5.3.2 制订科学合理的考核规则 | 第55-56页 |
5.4 编制个人绩效考核指标完善个人绩效考核规则 | 第56-59页 |
5.4.1 个人绩效考核指标设定 | 第57-59页 |
5.4.2 完善考核规则 | 第59页 |
5.5 加强考评结果的运用落实绩效管理工作 | 第59-61页 |
5.5.1 对税务分局组织绩效考评结果运用 | 第59-60页 |
5.5.2 对局内各单位绩效考评结果运用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