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基本概念 | 第13页 |
1.2.1 总初级生产力 | 第13页 |
1.2.2 净初级生产力 | 第13页 |
1.2.3 生态足迹 | 第13页 |
1.2.4 生态承载力 | 第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3-18页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2 研究区概况 | 第20-22页 |
2.1 地理位置 | 第20页 |
2.2 气候 | 第20页 |
2.3 地形地貌特征 | 第20-21页 |
2.4 水文与植被 | 第21页 |
2.5 社会经济条件 | 第21-22页 |
3 数据及其处理 | 第22-25页 |
3.1 MODIS遥感数据及其处理 | 第22-24页 |
3.1.1 MODISNPP数据(MOD17A3) | 第22-23页 |
3.1.2 MODIS土地覆盖数据(MCD12Q1) | 第23-24页 |
3.2 DEM数据及其处理 | 第24页 |
3.3 非遥感数据及其处理 | 第24-25页 |
3.3.1 矢量数据及其处理 | 第24页 |
3.3.2 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第24-25页 |
4 2000-2014年京津冀地区植被NPP分析 | 第25-30页 |
4.1 植被NPP空间分布特征 | 第25-27页 |
4.2 植被NPP值分布范围所占比例 | 第27页 |
4.3 植被NPP年际变化 | 第27-28页 |
4.4 2000 -2014年NPP年际变化率空间分布格局 | 第28-30页 |
5 植被NPP与地形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第30-35页 |
5.1 植被NPP与高程的关系 | 第31-33页 |
5.2 植被NPP与坡度的关系 | 第33-35页 |
6 京津冀地区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时空特征 | 第35-47页 |
6.1 均衡因子计算结果 | 第35-36页 |
6.2 京津冀地区生态足迹时空特征 | 第36-40页 |
6.2.1 生态足迹计算 | 第36页 |
6.2.2 生态足迹时间变化特征 | 第36-38页 |
6.2.3 生态足迹空间分布特征 | 第38-40页 |
6.3 产量因子计算结果 | 第40-41页 |
6.4 京津冀地区生态承载力时空特征 | 第41-44页 |
6.4.1 生态承载力计算 | 第41页 |
6.4.2 生态承载力时间变化特征 | 第41-42页 |
6.4.3 生态承载力空间分布特征 | 第42-44页 |
6.5 京津冀地区生态赤字/盈余时空特征 | 第44-47页 |
6.5.1 生态赤字/盈余计算 | 第44页 |
6.5.2 生态赤字/盈余时间变化特征 | 第44-45页 |
6.5.3 生态赤字/盈余空间分布特征 | 第45-47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47-50页 |
7.1 结论 | 第47-48页 |
7.2 创新点 | 第48-49页 |
7.3 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