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

政务微博互动力的影响因素--基于“成都发布”的经验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导论第11-21页
    1.1 选题的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的意义第12-13页
        1.2.1 理论意义第12页
        1.2.2 现实意义第12-13页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及述评第13-19页
        1.3.1 关于政府与公民关系的研究综述第13-15页
        1.3.2 政务微博的研究综述第15-17页
        1.3.3 政务微博互动力的相关研究第17-19页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第19-21页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9页
        1.4.2 研究方法第19-20页
        1.4.3 本文的创新点第20-21页
第2章 核心概念及相关理论阐释第21-30页
    2.1 政治沟通第21-25页
        2.1.1 政治沟通的概念第21-22页
        2.1.2 我国传统政治沟通方式面临的困境第22-24页
        2.1.3 我国政治沟通方式的变迁:从线下走向线上第24-25页
    2.2 政务微博第25-28页
        2.2.1 政务微博起源第25页
        2.2.2 政务微博的概念第25-26页
        2.2.3 理论基础第26-28页
    2.3 互动力第28-30页
        2.3.1 互动概念第28-29页
        2.3.2 社会互动第29页
        2.3.3 互动力第29-30页
第3章 政务微博互动力的现状评析第30-45页
    3.1 政务微博的媒介优势第30-32页
    3.2 我国政务微博的受众调查第32-42页
        3.2.1 调查对象的人口统计学特征第32-34页
        3.2.2 政务微博关注度及浏览习惯的调查第34-37页
        3.2.3 政务微博互动力的现状调查第37-41页
        3.2.4 调查小结第41-42页
    3.3 政务微博现阶段存在的问题第42-45页
        3.3.1 结构失衡,影响力不足第42-43页
        3.3.2 内容刻板,语言缺乏吸引力第43-44页
        3.3.3 定位模糊,互动力不足第44-45页
第4章 “成都发布”互动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第45-58页
    4.1 变量设计第45-47页
        4.1.1 因变量第45-46页
        4.1.2 自变量第46-47页
    4.2 构建模型第47页
    4.3 研究假设第47-48页
    4.4 数据来源及处理第48-51页
        4.4.1 数据来源第48页
        4.4.2 数据处理第48-49页
        4.4.3 描述性统计第49-51页
    4.5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第51-53页
    4.6 实证结果分析第53-58页
        4.6.1 研究假设验证总结第53页
        4.6.2 研究结果分析第53-58页
第5章 促进政务微博互动力的对策建议第58-63页
    5.1 扭转政务微博的发展理念第58-59页
    5.2 强化政务微博的推广策略第59-60页
    5.3 明确政务微博功能定位第60页
    5.4 提升政务微博的认可度第60-63页
结论第63-64页
致谢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附录第69-72页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现阶段我国户籍制度改革模式探析与构想
下一篇:基层中青年民警职业压力、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