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宗教论文--神话与原始宗教论文--原始宗教论文

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的定位与管理--以舟山市为例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0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16页
        1.1.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4-16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18页
    1.3 研究方法第18页
        1.3.1 实证研究方法第18页
        1.3.2 文字论述与数据资料列举并存第18页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18-20页
        1.4.1 研究内容第18页
        1.4.2 论文创新点第18-20页
第二章 民间信仰的表现形式和特征第20-29页
    2.1 民间信仰的界定第20-22页
    2.2 民间信仰的特点第22-24页
        2.2.1 民间性第22页
        2.2.2 自发性第22-23页
        2.2.3 多元性第23-24页
        2.2.4 世俗性第24页
    2.3 民间信仰社会功能的两重性第24-27页
        2.3.1 有助于调适人们的心理状态,促使精神稳定第24-25页
        2.3.2 有助于人们和谐相处,维护社会安定第25页
        2.3.3 参与民众教化、反思灵魂、自我完善第25-26页
        2.3.4 传承民族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第26-27页
    2.4 舟山民间信仰的地域特征第27-29页
        2.4.1 民间信仰与观音信仰紧密结合,促进了观音信仰的广泛传播第27页
        2.4.2 民间信仰中蕴涵的忠孝节义等传统美德,为社会的整合和凝聚提供共同的价值基础第27-28页
        2.4.3 舟山的民间信仰超越宗族与血缘界限,有利于地区文化和社群整合第28页
        2.4.4 舟山民间信仰的海洋文化特征显著第28-29页
第三章 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定位及现状分析第29-36页
    3.1 民间信仰场所的定义第29页
    3.2 民间信仰场所的定位第29-30页
    3.3 舟山市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的现状第30-31页
        3.3.1 量多面广,信仰基础具有草根性生命体征第30页
        3.3.2 兼容并蓄,信仰内容蕴含海洋性文化特质第30-31页
        3.3.3 无序发展,信仰诉求呈现功利性世俗趋向第31页
    3.4 民间信仰活动场所承载的社会功能第31-32页
        3.4.1 传承文化作用第31页
        3.4.2 社会调适作用第31-32页
        3.4.3 道德示范作用第32页
    3.5 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管理存在的问题第32-33页
        3.5.1 活动场所管理不规范第32-33页
        3.5.2 违建、乱建之风有所抬头第33页
        3.5.3 民间信仰存在滑向迷信的倾向第33页
        3.5.4 活动场所存在安全隐患第33页
    3.6 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管理问题成因分析第33-36页
        3.6.1 民间信仰的历史渊源和现实需求是造成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管理难问题的内在因素第33-34页
        3.6.2 社会特殊群体对场所建造的推动是造成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管理难问题的外在因素第34页
        3.6.3 人口老龄化、城乡社会发展不平衡是造成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管理难问题的客观因素第34页
        3.6.4 监管机制的缺失是造成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管理难问题的主观因素第34-36页
第四章 加强和完善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管理的措施第36-42页
    4.1 做好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管理的工作思路和原则第36-39页
        4.1.1 遵循信仰自由的原则,正视民间信仰客观存在活第36-37页
        4.1.2 因势利导,最大限度地拓展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的文化空间第37页
        4.1.3 坚持属地管理原则,强化岗位考评和责任追究制度第37-38页
        4.1.4 明确管理部门,充实工作力量第38页
        4.1.5 加强法制建设,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第38-39页
    4.2 做好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管理的具体措施第39-40页
        4.2.1 以“三改一拆”为契机,整治违法建设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第39页
        4.2.2 以安全有序为核心,规范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管理第39-40页
        4.2.3 以引导提升为目标,充实民间信仰中的文化内涵第40页
    4.3 进一步做好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管理工作的建议第40-42页
        4.3.1 正确认识民间信仰积极因素,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第40页
        4.3.2 积极探索管理方式,保持整治工作成果第40-41页
        4.3.3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第41页
        4.3.4 加强政策法规宣传,引导民间信仰健康发展第41页
        4.3.5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第41-42页
结论第42-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致谢第46-47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研究成果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先秦道家政治哲学思想研究
下一篇:马一浮抗战时期美学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