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引言 | 第7-10页 |
第一章 外国人在华非法就业概述 | 第10-24页 |
第一节 现行外国人在华就业管理的有关政策规定 | 第11-13页 |
一、外国人在华就业的原则 | 第11-12页 |
二、外国人在华就业许可制度 | 第12-13页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3-16页 |
一、外国人 | 第13-14页 |
二、签证 | 第14页 |
三、非法就业 | 第14-16页 |
四、外国人管理制度 | 第16页 |
第三节 外国人非法就业的成因——基于推拉理论的分析视角 | 第16-19页 |
一、“推拉理论”阐述 | 第16页 |
二、影响外国人来华非法就业的推力因素 | 第16-18页 |
三、影响外国人来华非法就业的拉力因素 | 第18-19页 |
第四节 外国人非法就业的类型 | 第19-20页 |
一、外教培训类 | 第19页 |
二、服务行业类 | 第19-20页 |
三、低端劳动类 | 第20页 |
第五节 外国人非法就业的特征 | 第20-22页 |
一、人数众多,底数不清,统计难 | 第20页 |
二、非法就业行为隐蔽,较难确认 | 第20-21页 |
三、雇佣双方守口如瓶,很难查处 | 第21页 |
四、是发生其他违法犯罪案件的“导火索” | 第21-22页 |
第六节 在华外国人非法就业产生的现实危害 | 第22-24页 |
一、出入境管理秩序遭受破坏 | 第22页 |
二、抢占我国低端劳动力市场 | 第22页 |
三、危害社会治安和国家安全 | 第22-23页 |
四、雇佣双方的合法利益受到侵害 | 第23-24页 |
第二章 目前我国在外国人非法就业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 | 第24-27页 |
一、外国人非法就业的管控立法滞后 | 第24页 |
二、对外国人非法就业处罚标准较低 | 第24-25页 |
三、主管部门间信息沟通不畅,缺乏打击合力 | 第25页 |
四、外国人在华就业管理的基础工作有待加强 | 第25-27页 |
第三章 欧美国家以法律规制外国人非法就业的经验借鉴 | 第27-36页 |
第一节 欧洲以法律规制外国人非法就业的实践 | 第27-29页 |
一、欧盟移徙与庇护法律规制体系 | 第27-28页 |
二、欧盟在外国人非法就业上的立法概况 | 第28页 |
三、欧盟在外国人非法就业上的处罚规定 | 第28-29页 |
第二节 美国对外国人非法就业的法律规制 | 第29-34页 |
一、美国非法移徙情况综述 | 第29-32页 |
二、美国规制非法就业问题概述 | 第32-34页 |
第三节 欧盟和美国的经验借鉴 | 第34-36页 |
一、均有完备的移徙法律体系 | 第34页 |
二、确立人权保障基本原则 | 第34页 |
三、建立雇主查证体制 | 第34-35页 |
四、建立受雇者权利救济机制 | 第35-36页 |
第四章 应对外国人在华非法就业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 第36-45页 |
第一节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第36-39页 |
一、制定专项法律法规 | 第36-37页 |
二、制定职业清单等具体制度 | 第37-39页 |
第二节 加大相关企业和个人的惩罚力度 | 第39-40页 |
一、雇主违法雇佣应承担的责任 | 第39页 |
二、加大非法就业人员的处罚力度 | 第39-40页 |
第三节 构建信息共享平台 | 第40-41页 |
一、实现外国人入境前后的信息共享 | 第40页 |
二、实现全国公安系统内部信息共享 | 第40-41页 |
三、实现其他外国人辅助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 | 第41页 |
第四节 建立内外协作机制 | 第41-43页 |
一、加强国际合作 | 第41-42页 |
二、加强国内各有关部门及单位和个人间的联动协作 | 第42-43页 |
第五节 加强外国人就业管理的基础工作 | 第43-44页 |
一、加强基层涉外民警培训,提升民警处理涉外案件的能力素质 | 第43页 |
二、理顺遣送机制,建立外国人专用遣返场所 | 第43-44页 |
三、组建移民局,统筹外国人就业管理工作 | 第44页 |
第六节 构建非法就业人员人权保障机制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