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库的高速动车组车轮磨耗跟踪研究
| 致谢 | 第1-6页 |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1 绪论 | 第11-19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 ·国内外高速铁路发展概况 | 第11-13页 |
| ·课题来源 | 第13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 ·国外现状 | 第14-15页 |
| ·国内现状 | 第15-16页 |
| ·研究目的 | 第16-17页 |
| ·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 2 高速动车组磨耗跟踪试验方案设计 | 第19-27页 |
| ·跟踪测试方案 | 第19页 |
| ·测试项目的选取及理论依据 | 第19-20页 |
| ·测试方法 | 第20-24页 |
| ·轮对外形测量方法 | 第20-21页 |
| ·列车振动性能测试方法 | 第21-23页 |
| ·数据采集 | 第23-24页 |
| ·试验工况 | 第24页 |
| ·评定标准 | 第24-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3 基于数据库的磨耗跟踪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7-53页 |
| ·数据库系统的建立 | 第27-32页 |
| ·Access数据库 | 第27-28页 |
| ·操作界面的编程 | 第28-32页 |
| ·车辆振动性能分析 | 第32-41页 |
| ·构架横向加速度随里程演变过程 | 第32-39页 |
| ·车体振动性能随里程演变过程 | 第39-41页 |
| ·车轮外形磨耗分析 | 第41-46页 |
| ·车轮踏面的磨耗变化 | 第41-43页 |
| ·车轮轮缘的磨耗变化 | 第43-46页 |
| ·等效锥度的演变过程 | 第46-51页 |
| ·等效锥度的计算方法 | 第46-49页 |
| ·等效锥度计算结果 | 第49-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 4 车辆动力学建模与仿真计算 | 第53-79页 |
| ·动力学分析理论基础 | 第53-57页 |
| ·ADAMS中车辆系统组成 | 第53页 |
| ·车辆系统的自由度 | 第53-54页 |
| ·车辆系统坐标系 | 第54-55页 |
| ·多体动力学方程 | 第55-57页 |
| ·ADAMS/Rail介绍 | 第57页 |
| ·模型建立 | 第57-62页 |
| ·车辆模型 | 第58-60页 |
| ·轮轨接触模型 | 第60-61页 |
| ·线路模型 | 第61-62页 |
| ·仿真计算与分析 | 第62-77页 |
| ·稳定性分析 | 第63-69页 |
| ·横向稳定性分析 | 第69-70页 |
| ·运行品质与平稳性分析 | 第70-71页 |
| ·临界速度计算 | 第71-77页 |
|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 5 车轮镟修周期的研究 | 第79-87页 |
| ·制定车轮镟修周期的依据 | 第79-82页 |
| ·横向稳定性对比分析 | 第79-80页 |
| ·车体平稳性对比分析 | 第80-81页 |
| ·车轮外形演变分析 | 第81页 |
| ·等效锥度分析 | 第81-82页 |
| ·临界速度计算 | 第82页 |
| ·镟修周期验证 | 第82-85页 |
| ·车辆高速通过大半径曲线 | 第83-84页 |
| ·车辆低速通过小半径曲线 | 第84页 |
| ·动车所镟修统计验证 | 第84-85页 |
| ·本章小结 | 第85-87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87-89页 |
| ·结论 | 第87-88页 |
| ·展望 | 第88-89页 |
| 参考文献 | 第89-93页 |
| 作者简历 | 第93-97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