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锂离子电池新型电解液组分选择及其与石墨负极相容性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1页
    1.1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第11-12页
    1.2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第12-17页
        1.2.1 锂离子电池有机溶剂第12-14页
        1.2.2 电解质锂盐第14-16页
        1.2.3 电解液添加剂第16-17页
    1.3 电解液与石墨负极材料间的相容性的意义第17-20页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第20-21页
第二章 实验药品、仪器和表征方法第21-26页
    2.1 实验药品和仪器第21-23页
        2.1.1 实验药品第21-22页
        2.1.2 实验仪器设备第22-23页
    2.2 电解液的配制和极片的制作第23页
        2.2.1 电解液的配置第23页
        2.2.2 电极片的制作和电池的组装第23页
    2.3 电池电化学性能测试第23-24页
        2.3.1 电池充放电性能测试第23-24页
        2.3.2 电池交流阻抗(EIS)测试第24页
        2.3.3 电池循环伏安(CV)测试第24页
    2.4 电解液电导率的测试和拉曼光谱第24页
    2.5 极片的表征第24-26页
        2.5.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第24-25页
        2.5.2 X-射线能量色散谱(EDX)测试第25页
        2.5.3 X-射线衍射(XRD)测试第25页
        2.5.4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测试第25-26页
第三章 NMA作锂电池电解液组分对石墨电极的影响第26-39页
    3.1 NMA作电解液共溶剂对石墨电极的影响第27-35页
        3.2.1 石墨电极电化学性能第27-30页
        3.2.2 石墨电极的表征及分析第30-33页
        3.2.3 电解液拉曼光谱及离子电导率第33-35页
    3.2 NMA用作电解液添加剂对石墨电极的影响第35-38页
        3.2.1 石墨电极电化学性能第35-37页
        3.2.2 石墨电极表征第37页
        3.2.3 石墨电极EIS图像分析第37-38页
    3.3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四章 DMAC用作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组分的研究第39-58页
    4.1 DMAC用作电解液共溶剂对石墨的影响第39-48页
        4.1.1 石墨电极电化学性能第39-43页
        4.1.2 电解液拉曼分析第43-44页
        4.1.3 石墨电极的表征及分析第44-46页
        4.1.4 石墨电极EIS分析第46-48页
    4.3 DMAC作电解液添加剂对人造石墨电极的影响第48-52页
        4.3.1 石墨电极电化学性能第48-51页
        4.3.2 石墨电极EIS分析第51-52页
    4.4 DMAC用作电解液添加剂对天然石墨的影响第52-54页
    4.5 DMAC对正极材料影响的简单探究第54-56页
    4.6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五章 BC用作电解液组分与PC的对比第58-74页
    5.1 石墨电极在纯BC与PC作溶剂时对比第58-61页
        5.1.1 石墨电极电化学性能对比第58-59页
        5.1.2 石墨电极的表征及分析第59-61页
    5.2 石墨电极在二元以及三元电解液中的对比第61-70页
        5.2.1 石墨电极电化学性能对比第61-68页
        5.2.2 石墨电极的表征及EIS测定第68-70页
    5.3 BC与PC在低温情况下的对比以及简单的高压测试第70-73页
        5.3.1 电解液电导率的测试第70页
        5.3.2 石墨电极低温性能对比及EIS测定第70-73页
    5.4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85页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85-86页
致谢第86-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石墨烯的前处理及其与聚乙烯醇复合纤维的制备研究
下一篇:过渡金属硫化物及其异质结构的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