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4-15页 |
| 一 引言 | 第15-24页 |
| 1 研究背景 | 第15-21页 |
| 1.1 血液透析对青年患者的影响 | 第15-16页 |
| 1.2 血液透析对青年患者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及现状 | 第16-17页 |
| 1.3 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的干预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 1.4 团体活动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1页 |
| 2.1 研究目的 | 第21页 |
| 2.2 研究意义 | 第21页 |
| 3 操作性定义和理论依据 | 第21-24页 |
| 3.1 操作性定义 | 第21-22页 |
| 3.2 理论依据 | 第22-24页 |
| 二 青年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24-39页 |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24-28页 |
| 1.1 研究对象 | 第24-25页 |
| 1.2 研究工具 | 第25-26页 |
| 1.3 资料收集方法 | 第26页 |
| 1.4 统计分析 | 第26页 |
| 1.5 质量控制 | 第26-27页 |
| 1.6 技术路线 | 第27-28页 |
| 2 研究结果 | 第28-35页 |
| 2.1 青年血液透析患者社会人口学资料 | 第28-29页 |
| 2.2 青年血液透析患者疾病相关资料 | 第29页 |
| 2.3 青年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情况 | 第29-31页 |
| 2.4 青年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效能情况 | 第31页 |
| 2.5 青年血液透析患者希望状况 | 第31页 |
| 2.6 青年血液透析患者希望、自我效能与自我管理的相关性分析 | 第31-32页 |
| 2.7 影响青年血液透析患者的因素分析 | 第32-35页 |
| 3 讨论 | 第35-39页 |
| 3.1 本组青年HD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 第35页 |
| 3.2 青年HD患者自我管理的相关因素分析 | 第35-38页 |
| 3.3 关于“青年HD患者自我管理”团体活动干预的思考 | 第38-39页 |
| 三 团体活动对青年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的效果研究 | 第39-66页 |
| 1 研究设计 | 第39页 |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39-51页 |
| 2.1 研究对象 | 第39-40页 |
| 2.2 研究工具 | 第40页 |
| 2.3 研究步骤 | 第40-48页 |
| 2.4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 第48-49页 |
| 2.5 质量控制 | 第49页 |
| 2.6 伦理原则 | 第49-50页 |
| 2.7 技术路线 | 第50-51页 |
| 3 研究结果 | 第51-63页 |
| 3.1 样本流失情况 | 第51页 |
| 3.2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均衡性比较 | 第51-54页 |
| 3.3 团体活动对青年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 | 第54-59页 |
| 3.4 团体活动对青年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 | 第59-60页 |
| 3.5 团体活动对青年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 第60-63页 |
| 4 讨论 | 第63-66页 |
| 4.1 团体活动提高青年HD患者自我管理水平 | 第63页 |
| 4.2 团体活动提高青年HD患者自我效能水平 | 第63-64页 |
| 4.3 团体活动对青年HD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 第64-65页 |
| 4.4 实施团体活动的关键问题 | 第65页 |
| 4.5 小结 | 第65-66页 |
| 四 结论 | 第66-68页 |
| 1 研究结论 | 第66页 |
| 2 研究的创新性、局限性及展望 | 第66-68页 |
| 2.1 研究的创新性 | 第66页 |
| 2.2 研究的局限性 | 第66页 |
| 2.3 研究展望 | 第66-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 综述 | 第74-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
| 附录 | 第81-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