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功能材料论文

基于氨基功能化磁性微球的检测新技术研究

缩略词表第7-9页
中文摘要第9-12页
英文摘要第12-15页
第一章 前言第16-30页
    1. 引言第16页
    2.磁性材料的制备方法第16-18页
        2.1 共沉淀法第16-17页
        2.2 物理法第17页
        2.3 水热合成法第17页
        2.4 溶胶-凝胶法第17-18页
    3.不同功能化的磁性材料第18-21页
        3.1 二氧化硅功能化磁性材料第19页
        3.2 氧化铝功能化磁性材料第19页
        3.3 其它功能化磁性材料第19-21页
    4. 氨基化磁性微球的应用第21-22页
        4.1 氨基化磁性微球在重金属检测中的应用第21页
        4.2 氨基化磁性微球在生物检测中的应用第21-22页
    5. 重金属净化处理技术现状第22-24页
    6. HCY的检测技术第24-26页
    7.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及意义第26-30页
        7.1 目的和意义第26-27页
        7.2 研究思路第27页
        7.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27-30页
第二章 氨基功能化磁性微球对水中Pb~(2+)的吸附净化效果研究第30-4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0-31页
        1.1 仪器第30-31页
        1.2 材料与试剂第31页
        1.3 溶液的配制第31页
        1.4 AAS测定Pb~(2+)的仪器条件第31页
    2. 实验方法第31-32页
        2.1 吸附实验第31-32页
        2.2 再生利用实验第32页
        2.3 样品实验第32页
    3. 实验结果第32-41页
        3.1 标准曲线第32-33页
        3.2 吸附实验第33-37页
            3.2.1 pH值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第33-34页
            3.2.2 吸附时间对MNP-NH_2吸附Pb~(2+)效果的影响第34-35页
            3.2.3 MNP-NH_2对Pb~(2+)吸附容量第35页
            3.2.4 MNP-NH_2用量对Pb~(2+)吸附效果的影响第35-36页
            3.2.5 吸附等温线第36-37页
            3.2.6 吸附次数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第37页
        3.3 洗脱再生实验第37-40页
            3.3.1.洗脱剂浓度对脱附的影响第37-38页
            3.3.2 洗脱时间对脱附的影响第38-39页
            3.3.3 再生次数的研究第39-40页
        3.4 样品实验第40-41页
        3.5 干扰实验第41页
    4. 讨论第41-43页
        4.1 吸附实验第41-42页
        4.2 洗脱再利用实验第42-43页
        4.3 样品实验第43页
    5. 结论第43-44页
第三章 基于MNP-NH_2竞争结合的HCY原子吸收光谱检测技术第44-65页
    1. 实验材料第44-47页
        1.1 仪器第44-45页
        1.2 实验试剂第45-46页
        1.3 主要试剂配制第46-47页
    2. 实验方法第47-48页
        2.1 MNP-NH_2-Ag的制备第47页
        2.2 样品测定程序第47页
        2.3 工作曲线第47-48页
        2.4 样品的处理第48页
    3. 结果第48-62页
        3.1 Ag~+测定方法优化第48-49页
        3.2 MNP-NH_2-Ag复合物制备第49-54页
            3.2.1 氨水用量的优化第49-50页
            3.2.2 MNP-NH_2-Ag洗液pH值的优化第50-51页
            3.2.3 银标准溶液浓度的优化第51-52页
            3.2.4 缓冲液pH值的优化第52-53页
            3.2.5 银混合液与MNP-NH_2反应时间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第53-54页
        3.3 样品与MNP-NH_2-Ag的反应第54-56页
            3.3.1 反应pH值对HCY/CYS测定的影响第54-55页
            3.3.2 MNP-NH_2-Ag与HCY反应时间的优化第55-56页
        3.4 血液样品前处理方法优化第56-58页
            3.4.1 硼氢化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第56-57页
            3.4.2 大分子蛋白去除方法的选择第57-58页
        3.5 干扰实验第58-59页
        3.6 工作曲线、检出限、RSD第59-60页
        3.7 回收率实验第60-61页
        3.8 实际样品检测第61-62页
    4. 讨论第62-64页
        4.1 Ag~+测定方法优化第62页
        4.2 MNP-NH_2-Ag的制备过程的优化第62-63页
        4.3 HCY与MNP-NH_2-Ag的反应第63页
        4.4 样品实验第63-64页
    5. 结论第64-65页
第四章 结论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82页
个人简历第82-83页
致谢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TiO2气凝胶、MIL-125负载CuO及其光催化产氢性能研究
下一篇:光催化C-H键的活化:苯丙醇环化制备色满及苄胺氧化制备苯甲酰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