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公安工作论文--治安工作论文--户籍管理论文

安吉县流动人口治安管理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引言第9-14页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第9-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目的第10页
        1.1.3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研究内容及思路第11-12页
        1.2.1 研究内容第11页
        1.2.2 研究思路第11-12页
    1.3 研究方法第12-14页
2 文献综述第14-20页
    2.1 基于社会学角度的流动人口管理研究第14-15页
    2.2 基于经济学角度的流动人口管理研究第15-16页
    2.3 基于人口学角度的治安管理研究第16-18页
    2.4 研究述评第18-20页
3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20-24页
    3.1 相关概念界定第20-21页
        3.1.1 流动人口第20页
        3.1.2 治安管理第20-21页
    3.2 理论基础第21-24页
        3.2.1 人口迁移理论第21页
        3.2.2 社会融合理论第21-22页
        3.2.3 犯罪成因理论第22-24页
4 安吉县流动人口治安管理现状第24-33页
    4.1 研究点概况第24页
    4.2 安吉县流动人口的现状第24-29页
        4.2.1 来源地分布第25页
        4.2.2 受教育程度第25-26页
        4.2.3 经济收入第26-27页
        4.2.4 居住状况第27-29页
    4.3 安吉县流动人口治安管理现状第29-31页
        4.3.1 注重对流动人口的剖析第29页
        4.3.2 建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模式第29-30页
        4.3.3 完善流动人口权益保障机制第30页
        4.3.4 强化对高危流动人口的管理第30-31页
    4.4 安吉县流动人口治安管理成效第31-33页
        4.4.1 流动人口的登记等管理工作加强第31页
        4.4.2 初步实现了高危流动人口的分类管理第31-32页
        4.4.3 建立完善了安防设备体系第32-33页
5 安吉县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3-40页
    5.1 安吉县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存在的问题第33-37页
        5.1.1 流动人口治安管理的社会化程度不高第33页
        5.1.2 流动人口底数掌握不及时第33-34页
        5.1.3 流动人口违法犯罪比率上升且类型复杂化第34-36页
        5.1.4 流动人口违法犯罪主体趋于低龄化第36-37页
    5.2 安吉县流动人口治安管理问题的原因剖析第37-40页
        5.2.1 治安管理体制机制因素第37-38页
        5.2.2 民警警力资源因素第38页
        5.2.3 管理者思想观念因素第38-39页
        5.2.4 政企社合作因素第39-40页
6 完善安吉县流动人口治安管理的对策第40-47页
    6.1 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建立治安管理长效机制第40-41页
        6.1.1 探索“一证多能”的流动人口管理新模式第40页
        6.1.2 优化就业环境,提升流动人口就业层次第40-41页
        6.1.3 打造信息体系、注入现代科技元素第41页
    6.2 优化警力资源配置,建立先进高效的警务机制第41-42页
        6.2.1 改进警务模式,优化警力资源第41-42页
        6.2.2 加强警员培训,推行科技强警第42页
        6.2.3 加强警民合作,实现资源共享第42页
    6.3 创新管理理念,构建治安管理新模式第42-45页
        6.3.1 形成“服务为主、管理为辅”的管理观念第42-43页
        6.3.2 内外结合细化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第43-44页
        6.3.3 构建多元化流动人口管理模式第44-45页
    6.4 加强政企社合作,构建合作共治共享共赢管理体系第45-47页
        6.4.1 完善流动人口的居住生活管理制度第45页
        6.4.2 完善社区服务管理制度第45页
        6.4.3 完善绩效考核和社会监督制度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附录第50-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经济发达地区村干部角色的经济回报研究--基于浙江5县(市)的调查数据
下一篇:临安市农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状、成因及预防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