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5-17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7-18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2章 技术创新与出口贸易关系的理论研究 | 第19-29页 |
2.1 技术创新的相关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 第19-23页 |
2.1.1 技术创新概念 | 第19-20页 |
2.1.2 技术创新的分类 | 第20-22页 |
2.1.3 影响技术创新的因素 | 第22-23页 |
2.2 基于技术的国际贸易理论综述 | 第23-27页 |
2.2.1 技术差距说 | 第23-24页 |
2.2.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第24-26页 |
2.2.3 国际竞争中的“蛙跳”增长模型 | 第26-27页 |
2.3 技术创新影响出口贸易的作用 | 第27-29页 |
2.3.1 技术创新有利于提高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 第27页 |
2.3.2 技术创新有利于出口商品结构的升级 | 第27-28页 |
2.3.3 技术创新有利于出口效益的增加 | 第28-29页 |
第3章 山东省技术创新及出口贸易现状分析 | 第29-48页 |
3.1 山东省技术创新的现状 | 第29-34页 |
3.1.1 技术创新投入现状 | 第29-31页 |
3.1.2 技术创新产出现状 | 第31-32页 |
3.1.3 技术创新的省际比较 | 第32-34页 |
3.2 山东省出口贸易现状 | 第34-45页 |
3.2.1 出口总额 | 第34-38页 |
3.2.2 出口贸易结构 | 第38-43页 |
3.2.3 贸易方式 | 第43-44页 |
3.2.4 山东省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 | 第44-45页 |
3.3 山东省技术创新与出口贸易的关系 | 第45-48页 |
3.3.1 两者间绝对量的关系 | 第45-46页 |
3.3.2 两者间相对量的关系 | 第46-48页 |
第4章 技术创新对山东省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48-56页 |
4.1 数据的选取和模型的设定 | 第48-50页 |
4.2 模型的检验 | 第50-54页 |
4.2.1 平稳性检验 | 第50-52页 |
4.2.2 协整性检验 | 第52-54页 |
4.3 实证的分析结果 | 第54-5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5章 技术创新促进山东省出口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56-62页 |
5.1 增加科研投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 第56页 |
5.2 重视企业主体的科技创新 | 第56-58页 |
5.2.1 加强企业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 | 第56-57页 |
5.2.2 大力发展自主创新,实施品牌战略 | 第57-58页 |
5.3 实施技术创新促进贸易的人才战略 | 第58-60页 |
5.3.1 建立企业技术创新型人才的激励机制 | 第58-59页 |
5.3.2 努力培养高技术人才 | 第59-60页 |
5.4 促进区域“产学研”结合 | 第60-61页 |
5.5 加强政府对科技支持,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