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导论 | 第9-13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9-10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10-11页 |
·写作思路及创新点 | 第11-13页 |
2 选择与分析---司法实践领域中高等学校学生权利救济的状况 | 第13-30页 |
·实践样本的选择 | 第13-27页 |
·实践样本的分析 | 第27-30页 |
·学生权利的类型 | 第27页 |
·高校处分学生的依据 | 第27-28页 |
·法院审理的依据 | 第28-29页 |
·高校、学生的自辩理由 | 第29页 |
·法院审理的理由 | 第29-30页 |
3 反思与定位--高等学校学生权利救济实践状况的理论溯源 | 第30-39页 |
·学生权利救济的本质及结构 | 第30-31页 |
·学生权利的内容 | 第31-33页 |
·权利救济的原则 | 第33-35页 |
·学生权利救济中政府、高校与学生的角色定位 | 第35-39页 |
·政府与高校的角色定位 | 第35-37页 |
·高校与学生的角色定位 | 第37-39页 |
4 模式与借鉴--高等学校学生权利救济域外经验启示 | 第39-44页 |
·国外的模式 | 第39-44页 |
·美国 | 第39-40页 |
·英国 | 第40-42页 |
·德国 | 第42-43页 |
·日本 | 第43-44页 |
·经验借鉴 | 第44页 |
5 追溯与剖析--我国现行学生权利救济的缺陷 | 第44-48页 |
·校内申诉机制不健全 | 第44-46页 |
·行政中诉功能不完善 | 第46-47页 |
·诉讼救济途径不畅通 | 第47-48页 |
6 发展与完善--高等学校学生权利救济的制度构建 | 第48-55页 |
·政府、高校与学生角色的重构 | 第48-49页 |
·完善非诉讼救济,拓宽权利救济途径 | 第49-52页 |
·进一步细化校内申诉制度,强化权利的初步救济 | 第50-51页 |
·理顺教育行政申诉,建立行政裁决制度 | 第51-52页 |
·完善教育行政复议制度,加强对高校行为的行政监督 | 第52页 |
·明晰司法审查限度,完善诉讼救济机制 | 第52-55页 |
7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7页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