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1-13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11-13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3 创新点 | 第13-14页 |
1.4 文献综述 | 第14-20页 |
1.4.1 认购对象对公司长期绩效的影响 | 第14-16页 |
1.4.2 折价率对公司长期绩效的影响 | 第16-18页 |
1.4.3 认购方式对公司长期绩效的影响 | 第18-20页 |
2 定向增发的概述 | 第20-27页 |
2.1 定向增发的含义、特点及发展历程 | 第20-23页 |
2.1.1 定向增发的含义 | 第20页 |
2.1.2 定向增发的特点 | 第20-22页 |
2.1.3 定向增发的发展历程 | 第22-23页 |
2.2 定向增发现状分析 | 第23-27页 |
2.2.1 全行业定向增发现状分析 | 第23页 |
2.2.2 制造业定向增发现状分析 | 第23-27页 |
3 相关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 第27-32页 |
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7-28页 |
3.1.1 认购对象和认购方式的界定 | 第27页 |
3.1.2 折价率的界定 | 第27-28页 |
3.1.3 长期绩效的界定 | 第28页 |
3.2 相关理论分析 | 第28-30页 |
3.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8-29页 |
3.2.2 盈余管理假说 | 第29页 |
3.2.3 自由现金流量假说 | 第29页 |
3.2.4 信号传递理论 | 第29-30页 |
3.3 研究假设 | 第30-32页 |
3.3.1 认购对象对制造业上市公司长期绩效的影响 | 第30页 |
3.3.2 折价率对制造业上市公司长期绩效的影响 | 第30-31页 |
3.3.3 认购方式对制造业上市公司长期绩效的影响 | 第31-32页 |
4 实证研究 | 第32-44页 |
4.1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 第32-33页 |
4.2 变量选择 | 第33-35页 |
4.2.1 被解释变量 | 第33-34页 |
4.2.2 解释变量 | 第34页 |
4.2.3 控制变量 | 第34-35页 |
4.3 模型设计 | 第35页 |
4.4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 第35-44页 |
4.4.1 描述性统计 | 第35-37页 |
4.4.2 相关性分析 | 第37-39页 |
4.4.3 回归性分析 | 第39-44页 |
5 研究结论及展望 | 第44-47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4-45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45-46页 |
5.2.1 规范证券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 | 第45页 |
5.2.2 健全定向增发的定价机制 | 第45页 |
5.2.3 加强定向增发募集资金使用监管 | 第45-46页 |
5.3 局限性及未来研究展望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附录 | 第51-56页 |
后记 | 第56-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