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高精度结构光视觉测量方法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1-21页
    1.1 背景和意义第11页
    1.2 三维测量技术综述第11-18页
        1.2.1 立体视觉法第12-13页
        1.2.2 飞行时间法第13-14页
        1.2.3 激光三角测量法第14页
        1.2.4 莫尔条纹法第14-15页
        1.2.5 傅里叶变换法第15-16页
        1.2.6 结构光法第16-18页
    1.3 三维测量中存在的误差问题第18-19页
    1.4 本文主要内容第19-21页
第2章 基于正弦光栅的结构光测量第21-33页
    2.1 结构光测量法原理第21-23页
    2.2 摄像机标定第23-27页
        2.2.1 参考坐标系第23-25页
        2.2.2 摄像机模型第25-27页
    2.3 三维测量相位提取方法第27-31页
        2.3.1 傅立叶变换法第27-28页
        2.3.2 卷积解调法第28-29页
        2.3.3 相移法第29-31页
    2.4 相位展开第31-32页
    2.5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3章 正弦条纹测量系统相位校正第33-44页
    3.1 Gamma畸变矫正方法第33-34页
        3.1.1 离焦法第33-34页
        3.1.2 基于查表法的gamma校正算法第34页
    3.2 基于希尔伯特变换的gamma误差补偿算法第34-40页
        3.2.1 空间域相位误差模型第35-37页
        3.2.2 HT域相位误差模型第37-38页
        3.2.3 相位补偿方法第38-40页
    3.3 基于灰度图像投影的Gamma值预编码法第40-43页
        3.3.1 预编码原理第40页
        3.3.2 利用灰度图像投影计算预编码值第40-43页
    3.4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4章 相位误差校正实验与分析第44-59页
    4.1 结构光测量系统的组成第44-46页
        4.1.1 正弦光栅的编码和投影第44-45页
        4.1.2 摄像机系统第45-46页
        4.1.3 编程软件第46页
    4.2 基于HT变换的相位补偿算法的相位误差校正实验第46-53页
        4.2.1 图像滤波预处理第46-48页
        4.2.2 提取包裹相位第48-49页
        4.2.3 相位补偿校正第49-53页
    4.3 基于HT变换的相位补偿算法的误差结果分析第53-54页
    4.4 基于灰度图像投影的预编码法的相位误差校正实验第54-58页
        4.4.1 制作灰度图像第54-55页
        4.4.2 预编码校正及误差分析第55-58页
    4.5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5章 相位展开与物体三维重构第59-66页
    5.1 相位解缠第59-61页
        5.1.1 Goldstein枝切法第59-60页
        5.1.2 相位解缠结果分析第60-61页
    5.2 三维重构结果与分析第61-65页
        5.2.1 基于HT变换的相位补偿算法的重构结果第63-64页
        5.2.2 基于灰度图像投影的预编码法的重构结果第64-65页
    5.3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结论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72-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数字的模式识别算法研究
下一篇:论我国刑事案件速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