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廉政法制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引言 | 第7-9页 |
第1章 明朝廉政法制的演变及原因 | 第9-15页 |
1.1 明朝初期廉政制度的创设 | 第9-12页 |
1.1.1 《大明律》中的廉政立法及其特色 | 第9-10页 |
1.1.2 明《大诰》的廉政立法及其特色 | 第10-11页 |
1.1.3 其他专门性立法 | 第11-12页 |
1.1.4 其他廉政法制教育及宣传 | 第12页 |
1.2 明朝中后期廉政法制的衰弱及其原因 | 第12-13页 |
1.3 明朝廉政法制演变及其原因的综合分析 | 第13-15页 |
第2章 明朝廉政法制的主要内容 | 第15-35页 |
2.1 选任与考核制度 | 第15-26页 |
2.1.1 选拔录用制度 | 第15-18页 |
2.1.2 任用制度 | 第18-22页 |
2.1.2.1 铨选 | 第18-19页 |
2.1.2.2 回避制度 | 第19-21页 |
2.1.2.3 试职制度 | 第21-22页 |
2.1.3 考核制度 | 第22-26页 |
2.1.3.1 考满 | 第23-24页 |
2.1.3.2 考察 | 第24-25页 |
2.1.3.3 升赏黜罚制度 | 第25-26页 |
小结 | 第26页 |
2.2 监察制度 | 第26-30页 |
2.2.1 明朝监察制度的概述 | 第26-27页 |
2.2.2 巡按御史的巡视制度 | 第27-28页 |
2.2.3 监察弹劾制度 | 第28-29页 |
2.2.4 内部自监和外部纠察制度 | 第29-30页 |
小结 | 第30页 |
2.3 民拿害民官吏制度 | 第30-35页 |
2.3.1 主要内容 | 第30-31页 |
2.3.2 时代特色 | 第31-33页 |
2.3.3 时代局限性 | 第33-34页 |
小结 | 第34-35页 |
第3章 明朝廉政法制建设之现代借鉴 | 第35-49页 |
3.1 完善专门的廉政立法 | 第35-36页 |
3.2 严格廉政执法人员的选任考绩的标准 | 第36-40页 |
3.2.1 选任考核制度的法制化 | 第37页 |
3.2.2 选任的标准 | 第37-38页 |
3.2.3 除授的标准 | 第38-40页 |
3.2.4 考核程序的规范化 | 第40页 |
3.2.5 考核等次奖惩一体化 | 第40页 |
3.3 加强巡视监察制度 | 第40-43页 |
3.3.1 保证巡视的独立性 | 第41页 |
3.3.2 扩大巡视监督范围 | 第41-42页 |
3.3.3 提高巡视结果的有效利用 | 第42页 |
3.3.4 强化巡视工作的自我监督机制 | 第42-43页 |
3.4 畅通群众监督的途径 | 第43-49页 |
3.4.1 完善现有权益救济途径 | 第43-44页 |
3.4.2 有中国特色的公务员问责制的构建 | 第44-46页 |
3.4.3 建立现代民意表达机制和现代新闻制度 | 第46-49页 |
结语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5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