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30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4页 |
1.2 固-液界面纳米气泡的研究进展 | 第14-24页 |
1.2.1 纳米气泡的特征、形成方法及影响因素 | 第14-17页 |
1.2.2 纳米气泡接触角的尺寸效应 | 第17-19页 |
1.2.3 纳米气泡的稳定性 | 第19-23页 |
1.2.4 纳米气泡的潜在应用 | 第23-24页 |
1.3 固-液界面边界滑移的研究进展 | 第24-27页 |
1.4 纳米气泡与边界滑移关系的研究进展 | 第27-28页 |
1.5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8-30页 |
第2章 固液界面气体形态和表面粗糙度对纳米气泡形貌的影响 | 第30-45页 |
2.1 引言 | 第30页 |
2.2 HOPG及PS表面上气体形态的AFM成像 | 第30-36页 |
2.2.1 实验与方法 | 第31-32页 |
2.2.2 PS表面上气体形态的AFM成像 | 第32-34页 |
2.2.3 HOPG表面上气体形态的AFM成像 | 第34-36页 |
2.3 表面粗糙度对PS基底上纳米气泡的影响 | 第36-44页 |
2.3.1 PS基底样本制备 | 第36-37页 |
2.3.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7-4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3章 纳米气泡的接触角及其尺寸效应研究 | 第45-59页 |
3.1 引言 | 第45页 |
3.2 纳米气泡接触角的尺寸效应 | 第45-49页 |
3.2.1 探针针尖修正及实验数据处理 | 第45-47页 |
3.2.2 接触角的尺寸效应研究 | 第47-49页 |
3.3 纳米气泡接触角的影响因素 | 第49-57页 |
3.3.1 IGE对接触角的影响及其存在性研究 | 第49-52页 |
3.3.2 线张力对接触角的影响 | 第52-55页 |
3.3.3 杂质对接触角的影响 | 第55-5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4章 纳米气泡合并及稳定性研究 | 第59-77页 |
4.1 引言 | 第59页 |
4.2 实验装置及样品制备 | 第59-60页 |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60-75页 |
4.3.1 纳米气泡合并的具体过程及分析 | 第60-62页 |
4.3.2 合并前后气泡内分子数量的计算 | 第62-64页 |
4.3.3 合并前后气泡内分子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 | 第64-69页 |
4.3.4 大气泡合并现象及探针-气泡相互作用研究 | 第69-71页 |
4.3.5 时间演化实验与接触线锚固理论的验证 | 第71-72页 |
4.3.6 大气泡消失的原因及影响纳米气泡稳定性的因素 | 第72-7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第5章 纳米气泡与边界滑移关系的研究 | 第77-97页 |
5.1 引言 | 第77页 |
5.2 基于AFM的边界滑移长度测量原理 | 第77-84页 |
5.2.1 胶体探针CM-AFM法 | 第77-79页 |
5.2.2 胶体探针TM-AFM法 | 第79-82页 |
5.2.3 胶体探针CM-AFM法测量滑移长度时的数据分析方法 | 第82-84页 |
5.3 纳米气泡与边界滑移关系建模 | 第84-86页 |
5.4 实验装置及样品制备 | 第86-87页 |
5.5 PS表面上纳米气泡与边界滑移关系研究 | 第87-95页 |
5.5.1 PS表面上滑移长度的测量 | 第88-89页 |
5.5.2 PS表面上纳米气泡与滑移长度关系的实验研究 | 第89-94页 |
5.5.3 纳米气泡与滑移长度关系模型的实验验证 | 第94-95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95-97页 |
结论 | 第97-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1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11-113页 |
致谢 | 第113-114页 |
个人简历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