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动影响下缓斜煤层底板瓦斯抽放巷合理布置与支护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1 底板瓦斯巷合理布置层位的研究 | 第9-10页 |
1.2.2 煤层底板变形破坏规律的研究 | 第10-11页 |
1.2.3 巷道围岩变形控制理论研究 | 第11-12页 |
1.3 本文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2 试验区概况 | 第14-26页 |
2.1 试验区地质情况 | 第14-15页 |
2.2 试验区概况 | 第15-17页 |
2.3 巷道围岩力学参数及松动圈测试 | 第17-25页 |
2.3.1 煤岩物理力学参数测试 | 第17-19页 |
2.3.2 围岩松动圈测试 | 第19-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3 采场应力分布与底板破坏特征分析 | 第26-56页 |
3.1 煤层底板破坏规律 | 第26-36页 |
3.1.1 煤层采动下岩层应力分布规律 | 第26-29页 |
3.1.2 煤层底板破坏深度计算 | 第29-33页 |
3.1.3 煤层底板破坏的空间分布形态 | 第33-36页 |
3.2 缓斜煤层开采应力分布的数值模拟 | 第36-54页 |
3.2.1 软件介绍 | 第36-37页 |
3.2.2 数值模型建立 | 第37-40页 |
3.2.3 初始应力场分布 | 第40-41页 |
3.2.4 首采层(7 | 第41-50页 |
3.2.5 重复开采(8-1 | 第50-5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4 底抽巷合理位置研究 | 第56-78页 |
4.1 底抽巷位置合理性分析 | 第56-63页 |
4.1.1 层位岩性分析 | 第56-58页 |
4.1.2 底板采场应力分布分析 | 第58页 |
4.1.3 底板塑性破坏带分析 | 第58-59页 |
4.1.4 瓦斯抽采效果分析 | 第59-63页 |
4.2 底抽巷合理位置选取与布置 | 第63-75页 |
4.2.1 布置原则 | 第64页 |
4.2.2 原位置数值模拟 | 第64-68页 |
4.2.3 优化位置方案数值模拟 | 第68-74页 |
4.2.4 底抽巷穿层网格钻孔布置 | 第74-7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75-78页 |
5 底板瓦斯巷道支护技术研究 | 第78-102页 |
5.1 巷道变形破坏机理和规律 | 第78-81页 |
5.2 现场矿压观测 | 第81-88页 |
5.2.1 巷道原支护方案及参数 | 第81页 |
5.2.2 测点布置和观测方法 | 第81-84页 |
5.2.3 原支护方案下巷道矿压显现情况 | 第84-87页 |
5.2.4 结果分析 | 第87-88页 |
5.3 巷道围岩控制理论及支护方案优化 | 第88-96页 |
5.3.1 巷道围岩控制理论 | 第88-93页 |
5.3.2 巷道围岩支护对策 | 第93-96页 |
5.4 底抽巷巷道支护参数优化 | 第96-98页 |
5.5 优化支护方案可行性分析 | 第98-101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01-102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102-104页 |
6.1 结论 | 第102-103页 |
6.2 展望 | 第103-104页 |
致谢 | 第104-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10页 |
附录 | 第110页 |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文章目录 | 第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