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金属纳米材料的可控设计、合成及催化性能研究

中文摘要第3-6页
英文摘要第6-9页
1 绪论第13-29页
    1.1 引言第13页
    1.2 尺寸、形貌、组成以及结构对金属纳米材料催化性质的影响第13-20页
        1.2.1 尺寸对金属纳米材料催化性质的影响第13-15页
        1.2.2 形貌对金属纳米材料催化性质的影响第15-17页
        1.2.3 组成对金属纳米材料催化性质的影响第17-18页
        1.2.4 结构对金属纳米材料催化性质的影响第18-20页
    1.3 金属纳米材料可控合成的研究现状第20-26页
        1.3.1 金属纳米材料可控合成方法第20-21页
        1.3.2 金属纳米材料的生长机制第21-24页
        1.3.3 影响金属纳米材料可控合成的因素第24-25页
        1.3.4 实现金属纳米材料可控合成的主要途径第25-26页
    1.4 金属纳米材料可控合成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第26-27页
    1.5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第27-28页
    1.6 本论文的创新点第28-29页
2 Pt?Ni合金八面体的可控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第29-51页
    2.1 引言第29-31页
    2.2 实验部分第31-35页
        2.2.1 实验试剂第31-32页
        2.2.2 样品制备第32-34页
        2.2.3 样品表征第34页
        2.2.4 电催化性能表征第34-35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5-48页
        2.3.1 W(CO)_6 浓度对Pt?Ni纳米晶体形貌影响第35-38页
        2.3.2 反应温度对Pt?Ni纳米晶体形貌与组成的影响第38-39页
        2.3.3 反应前驱物的量和溶剂添加量对Pt?Ni纳米晶体尺寸与组成的影响第39-40页
        2.3.4 Pt?Ni纳米晶体结构与表面基团表征第40-43页
        2.3.5 Pt?Ni纳米晶体电催化性能表征第43-48页
    2.4 本章小结第48-51页
3 “一锅法”可控合成Pd?Pt双金属纳米晶体及其催化性能研究第51-71页
    3.1 引言第51-52页
    3.2 实验部分第52-56页
        3.2.1 实验试剂第52-53页
        3.2.2 样品制备第53-55页
        3.2.3 样品表征第55-56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6-68页
        3.3.1 Pd@Pt核壳结构八面体纳米晶体的合成与表征第57-59页
        3.3.2 Pd?Pt合金立方体纳米晶体的合成与表征第59-60页
        3.3.3 具有不同结构的双金属纳米晶体的合成机制研究第60-65页
        3.3.4 具有不同结构的双金属纳米晶体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第65-68页
    3.4 本章小结第68-71页
4 可控合成单层铂原子的Pd@Pt核壳八面体及催化性能研究第71-89页
    4.1 引言第71-72页
    4.2 实验部分第72-77页
        4.2.1 实验试剂第72-73页
        4.2.2 样品制备第73-76页
        4.2.3 样品表征第76-77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77-86页
        4.3.1 Pd@Pt1L核壳结构八面体纳米晶体的合成与表征第77-78页
        4.3.2 Pd@Pt1L核壳结构八面体纳米晶体的形成过程第78-81页
        4.3.3 定量分析Pd@Pt1L核壳结构八面体纳米晶体的反应动力学第81-82页
        4.3.4 Pd@Pt1L核壳结构八面体纳米晶体的形成机理第82-83页
        4.3.5 Pd@Pt1L核壳结构八面体纳米晶体的电催化性能第83-86页
    4.4 本章小结第86-89页
5 高指数晶面Pt纳米晶体的可控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第89-103页
    5.1 引言第89-90页
    5.2 实验部分第90-93页
        5.2.1 实验试剂第90-91页
        5.2.2 样品制备第91-92页
        5.2.3 样品表征第92-93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93-100页
        5.3.1 添加KCl可控合成高指数晶面Pt纳米晶体第93-94页
        5.3.2 添加KBr可控合成高指数晶面Pt纳米晶体第94-97页
        5.3.3 添加KI可控合成高指数晶面Pt纳米晶体第97-98页
        5.3.4 不同高指数晶面Pt纳米晶体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第98-100页
    5.4 本章小结第100-103页
6 电化学法可控合成Ni纳米晶体及其催化性能研究第103-115页
    6.1 引言第103-104页
    6.2 实验部分第104-106页
        6.2.1 实验试剂第104-105页
        6.2.2 样品制备第105页
        6.2.3 样品表征第105页
        6.2.4 样品电催化性能测试第105-106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106-113页
        6.3.1 基于线性伏安扫描法判断晶体的成核与生长过程第106-107页
        6.3.2 Ni纳米晶体的形貌及结构分析第107-109页
        6.3.3 Ni纳米晶体的电催化性能分析第109-113页
    6.4 本章小结第113-115页
7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115-119页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第115-116页
    7.2 后续工作及展望第116-119页
致谢第119-121页
参考文献第121-137页
附录第137-140页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37-139页
    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专利第139-140页
    C.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40页
    D.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第140页

论文共1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裂隙岩体温度场—渗流场—应力场耦合问题的近场动力学模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