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基本有机化学工业论文--天然有机化合物的生产论文--碳水化合物、糖论文

蛞蝓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解析、修饰及活性研究

摘要第7-12页
ABSTRACT第12-15页
名词缩写第16-1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9-41页
    1.1 蛞蝓的研究概况第19-24页
        1.1.1 蛞蝓的生物学特性第19-20页
        1.1.2 蛞蝓化学成分的提取与分析第20-21页
        1.1.3 蛞蝓提取物的药理作用第21-24页
    1.2 动物多糖的研究进展第24-32页
        1.2.1 动物提取、分离纯化及结构分析第24-30页
        1.2.2 动物多糖的药理活性研究第30-32页
    1.3 多糖的结构修饰及波谱学方法鉴定第32-38页
        1.3.1 多糖分子修饰方法第32-35页
        1.3.2 多糖结构修饰的波谱学方法鉴定第35-38页
    1.4 展望第38页
    1.5 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第38-41页
        1.5.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38-39页
        1.5.2 研究内容第39页
        1.5.3 预期目标第39-41页
第二章 双线嗜粘液蛞蝓多糖闪式提取工艺研究第41-67页
    2.1 材料和仪器第42-43页
        2.1.1 实验材料第42页
        2.1.2 主要试剂第42页
        2.1.3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42-43页
    2.2 实验方法第43-50页
        2.2.1 测定方法第43-47页
        2.2.2 酶解脱蛋白工艺研究第47-48页
        2.2.3 蛞蝓多糖的闪式提取工艺研究第48-50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50-64页
        2.3.1 双线嗜粘液蛞蝓鲜虫体基本组成第50页
        2.3.2 酶解工艺研究结果第50-57页
        2.3.3 蛞蝓多糖闪式提取工艺研究结果第57-64页
    2.4 讨论第64-65页
    2.5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第三章 蛞蝓多糖的分离纯化和纯度鉴定第67-89页
    3.1 材料与仪器第67-68页
        3.1.1 实验材料第67页
        3.1.2 主要试剂第67-68页
        3.1.3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68页
    3.2 实验方法第68-78页
        3.2.1 蛞蝓粗多糖的提取工艺流程第68-70页
        3.2.2 蛞蝓粗多糖的分离纯化第70-72页
        3.2.3 蛞蝓多糖的HPLC法纯度及分子量测定第72-73页
        3.2.4 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第73页
        3.2.5 蛋白的测定方法第73-74页
        3.2.6 糖醛酸含量的测定方法第74-75页
        3.2.7 氨基己糖的测定方法第75-76页
        3.2.8 样品的氨基酸组成分析第76-78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78-87页
        3.3.1 蛞蝓粗多糖的提取分离结果第78页
        3.3.2 蛞蝓粗多糖PBP的离子柱层析结果第78-80页
        3.3.3 蛞蝓粗多糖PBPn的分级醇沉第80-81页
        3.3.4 蛞蝓多糖的凝胶柱层析结果第81-83页
        3.3.5 蛞蝓多糖的基本组成分析第83-84页
        3.3.6 蛞蝓多糖的氨基酸组成分析结果第84页
        3.3.7 蛞蝓多糖的纯度及分子量测定第84-87页
    3.4 本章小结第87-89页
第四章 蛞蝓多糖的化学组成和理化性质第89-119页
    4.1 材料与仪器第89-90页
        4.1.1 实验材料第89页
        4.1.2 主要试剂第89页
        4.1.3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89-90页
    4.2 实验方法第90-96页
        4.2.1 GC-MS法单糖组成分析第90-91页
        4.2.2 糖残基连接方式分析第91-92页
        4.2.3 PBPn11的PMP衍生化单糖组成分析第92-95页
        4.2.4 核磁共振分析第95页
        4.2.5 氨基酸组成分析第95页
        4.2.6 PBPa11的糖肽连接方式分析第95-96页
        4.2.7 紫外光谱分析第96页
        4.2.8 红外光谱分析第96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96-117页
        4.3.1 乙酰化分析第96-100页
        4.3.2 甲基化分析第100-102页
        4.3.3 T3糖的结构分析第102-109页
        4.3.4 PBPn11的核磁共振分析第109-110页
        4.3.5 PBPa11的糖肽链接方式分析第110-113页
        4.3.6 紫外分析第113-115页
        4.3.7 红外分析第115-117页
    4.4 讨论第117-118页
    4.5 本章小结第118-119页
第五章 蛞蝓多糖硫酸酯化及硒化分子修饰研究第119-133页
    5.1 材料与仪器第120-121页
        5.1.1 实验材料第120页
        5.1.2 实验试剂第120页
        5.1.3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120-121页
    5.2 实验方法第121-126页
        5.2.1 硫酸根含量的测定方法第121-122页
        5.2.2 PBPn11的硫酸酯化研究第122-123页
        5.2.3 PBPn11的硒化研究第123-126页
        5.2.4 紫外光谱分析第126页
        5.2.5 红外光谱分析第126页
    5.3 结果与分析第126-130页
        5.3.1 PBPn11硫酸酯化的研究结果第126-128页
        5.3.2 PBPn11硒化的研究结果第128-130页
    5.4 讨论第130-131页
    5.5 本章小结第131-133页
第六章 蛞蝓多糖的体外活性研究第133-161页
    6.1 材料与仪器第134-135页
        6.1.1 实验材料第134页
        6.1.2 实验试剂第134-135页
        6.1.3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135页
    6.2 实验方法第135-143页
        6.2.1 体外肿瘤细胞抑制作用研究第135-138页
        6.2.2 抗氧化活性研究第138-140页
        6.2.3 蛞蝓多糖的免疫调节活性研究第140-143页
        6.2.4 统计分析第143页
    6.3 结果与分析第143-158页
        6.3.1 蛞蝓多糖及其衍生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结果第143-152页
        6.3.2 抗氧化作用研究结果第152-157页
        6.3.3 蛞蝓多糖的免疫调节活性研究结果第157-158页
    6.4 本章小结第158-161页
全文总结及展望第161-167页
参考文献第167-176页
附图第176-184页
致谢第184-185页
攻读博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第185页

论文共1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麦秸/废弃聚丙烯复合材料的老化特性研究
下一篇:基于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准嵌段聚合物纳米给药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