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超声波金属焊接技术概述 | 第10-15页 |
1.1.1 超声波金属焊接的原理及特点 | 第10-11页 |
1.1.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1.3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 FBG传感器埋入技术概述 | 第15-18页 |
1.2.1 混凝土中埋入光纤光栅传感器的方法 | 第15-16页 |
1.2.2 复合材料中埋入光纤光栅传感器的方法 | 第16-17页 |
1.2.3 金属材料中埋入光纤光栅传感器的方法 | 第17-18页 |
1.3 本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8-19页 |
1.4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1.4.1 课题的来源 | 第19-20页 |
1.4.2 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钛合金超声波焊接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21-28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1页 |
2.2 实验设备 | 第21-22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2-28页 |
2.3.1 材料的焊前处理 | 第22-23页 |
2.3.2 拉伸试验 | 第23页 |
2.3.3 剥离试验 | 第23-24页 |
2.3.4 维氏显微硬度测试 | 第24-25页 |
2.3.5 金相分析 | 第25-26页 |
2.3.6 扫描电镜分析 | 第26页 |
2.3.7 能谱分析 | 第26页 |
2.3.8 超声波焊接温度测试 | 第26-28页 |
第三章 钛合金超声波焊接实验分析 | 第28-47页 |
3.1 钛合金超声波焊接力学性能分析 | 第28-34页 |
3.1.1 焊接时间和焊接压力对拉伸抗剪强度的影响 | 第28-30页 |
3.1.2 试样表面氧化膜对拉伸剪切强度的影响 | 第30-31页 |
3.1.3 焊接时间和焊接压力对剥离强度的影响 | 第31-33页 |
3.1.4 焊接时间和焊接压力对显微硬度的影响 | 第33-34页 |
3.2 钛合金超声波焊接接头微观结构分析 | 第34-42页 |
3.2.1 金相分析 | 第34-36页 |
3.2.2 超声波焊接缺陷分析 | 第36-38页 |
3.2.3 横断截面分析 | 第38-41页 |
3.2.4 界面间原子扩散性分析 | 第41-42页 |
3.3 焊接机理分析探讨 | 第42-45页 |
3.3.1 钛合金超声波焊接温度测试分析 | 第42-43页 |
3.3.2 超声波焊接的机械嵌合分析 | 第43页 |
3.3.3 原子间的扩散分析 | 第43-44页 |
3.3.4 金属键合过程分析 | 第44-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四章 钛合金超声波焊接的有限元分析 | 第47-58页 |
4.1 钛合金超声波焊接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47-49页 |
4.1.1 超声波焊接有限元模拟问题的简化与假设 | 第47页 |
4.1.2 材料参数的确定 | 第47-48页 |
4.1.3 几何模型的网格划分 | 第48-49页 |
4.2 超声波焊接温度场热载荷计算 | 第49-51页 |
4.2.1 塑性变形热的热流密度计算 | 第49-51页 |
4.2.2 摩擦热的热流密度计算 | 第51页 |
4.3 超声波焊接应力场加载力计算 | 第51-52页 |
4.4 模拟结果和分析 | 第52-56页 |
4.4.1 温度场分布及分析 | 第52-54页 |
4.4.2 应力场分布及分析 | 第54-5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五章 超声波焊接下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埋入钛合金结构的技术研究 | 第58-73页 |
5.1 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 第58-60页 |
5.2 光纤布拉格光栅的金属化保护 | 第60-64页 |
5.2.1 光纤光栅的预处理 | 第60-61页 |
5.2.2 光纤光栅化学镀镍 | 第61-63页 |
5.2.3 光纤光栅电镀镍 | 第63-64页 |
5.3 超声波焊接下FBG传感器埋入钛合金结构工艺研究 | 第64-72页 |
5.3.1 FBG传感器埋入钛合金结构的方式设计 | 第64-65页 |
5.3.2 FBG传感器埋入钛合金结构的实验 | 第65-67页 |
5.3.3 FBG传感器直接埋入钛合金结构的结果分析 | 第67-68页 |
5.3.4 FBG传感器间接埋入钛合金结构的结果分析 | 第68-7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6页 |
6.1 结论 | 第73-75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