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1页 |
1.1 肝癌与抗肝癌药物的概述 | 第13-14页 |
1.2 马齿苋的概述 | 第14页 |
1.3 天然多糖通过p53基因调控肿瘤的研究进展 | 第14-18页 |
1.3.1 肿瘤抑制基因P53 | 第15页 |
1.3.2 P53基因的调控网络 | 第15-16页 |
1.3.3 天然多糖调控P53基因表达 | 第16-18页 |
1.3.3.1 天然植物多糖 | 第16-17页 |
1.3.3.2 天然微生物多糖 | 第17页 |
1.3.3.3 天然动物多糖 | 第17-18页 |
1.3.4 存在问题与展望 | 第18页 |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18-21页 |
1.4.1 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1.4.2 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1.4.2.1 响应面法优化马齿苋多糖酶法除蛋白工艺 | 第19页 |
1.4.2.2 马齿苋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结构解析 | 第19页 |
1.4.2.3 马齿苋多糖对肝癌HepG2细胞的影响 | 第19页 |
1.4.2.4 马齿苋多糖对HepG2细胞抗肿瘤作用的机制研究 | 第19-21页 |
第2章 木瓜蛋白酶法优化马齿苋多糖脱蛋白的工艺 | 第21-34页 |
2.1 引言 | 第21页 |
2.2 试验材料及仪器 | 第21-22页 |
2.2.1 试验材料 | 第21-22页 |
2.2.2 试验仪器 | 第22页 |
2.3 试验方法 | 第22-25页 |
2.3.1 马齿苋多糖的制备 | 第22-23页 |
2.3.2 马齿苋多糖及蛋白的含量测定方法 | 第23页 |
2.3.2.1 多糖含量测定 | 第23页 |
2.3.2.2 蛋白质含量测定 | 第23页 |
2.3.3 马齿苋多糖采用木瓜蛋白酶去除蛋白的单因素试验 | 第23-24页 |
2.3.4 指标计算方法 | 第24页 |
2.3.5 马齿苋多糖采用木瓜蛋白酶法除蛋白的响应面试验 | 第24-25页 |
2.4 结果与分析 | 第25-34页 |
2.4.1 马齿苋多糖的多糖含量与蛋白含量的标准曲线 | 第25-26页 |
2.4.2 木瓜蛋白酶法除蛋白单因素试验 | 第26-29页 |
2.4.2.1 酶液与多糖样液体积比对酶法脱蛋白的影响 | 第26-27页 |
2.4.2.2 时间对酶法脱蛋白的影响 | 第27-28页 |
2.4.2.3 温度对酶法脱蛋白的影响 | 第28页 |
2.4.2.4 pH值对酶法脱蛋白的影响 | 第28-29页 |
2.4.3 响应面对马齿苋多糖木瓜蛋白酶法除蛋白的影响 | 第29-34页 |
第3章 马齿苋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 第34-47页 |
3.1 引言 | 第34页 |
3.2 试验材料及仪器 | 第34-35页 |
3.2.1 试验原料 | 第34页 |
3.2.2 试验试剂 | 第34-35页 |
3.2.3 试验仪器 | 第35页 |
3.3 试验方法 | 第35-38页 |
3.3.1 马齿苋多糖脱蛋白工艺流程 | 第35-36页 |
3.3.2 马齿苋多糖的紫外检测 | 第36页 |
3.3.3 马齿苋多糖的阴离子交换柱层析 | 第36页 |
3.3.4 马齿苋多糖的凝胶柱层析 | 第36页 |
3.3.5 多糖分子量的测定 | 第36-37页 |
3.3.5.1 标准曲线的制备 | 第36-37页 |
3.3.5.2 多糖相对分子量的测定 | 第37页 |
3.3.6 PMP柱前衍生化HPLC法测定POP-A多糖中单糖组成 | 第37-38页 |
3.3.6.1 标准单糖的衍生化 | 第37页 |
3.3.6.2 多糖的水解及样品单糖的衍生化 | 第37-38页 |
3.3.7 红外光谱分析 | 第38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38-46页 |
3.4.1 马齿苋多糖的紫外扫描图谱结果 | 第38-39页 |
3.4.2 马齿苋多糖的纤维素柱层析结果 | 第39-40页 |
3.4.3 马齿苋多糖凝胶柱层析结果 | 第40-42页 |
3.4.4 多糖POP-A和POP-B的分子量 | 第42-44页 |
3.4.5 PMP柱前衍生化HPLC法测定POP-A多糖中单糖组成 | 第44-45页 |
3.4.6 红外色谱分析结果 | 第45-4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马齿苋多糖对Hep G2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47-56页 |
4.1 引言 | 第47-48页 |
4.2 材料及仪器 | 第48-51页 |
4.2.1 试剂材料 | 第48页 |
4.2.2 主要仪器 | 第48-49页 |
4.2.3 试剂的配制 | 第49页 |
4.2.4 药物的制备 | 第49-50页 |
4.2.5 肝癌细胞的培养 | 第50-51页 |
4.2.5.1 HepG2肝癌细胞简述 | 第50页 |
4.2.5.2 HepG2肝癌细胞的复苏 | 第50页 |
4.2.5.3 HepG2肝癌细胞的培养与传代 | 第50-51页 |
4.2.5.4 HepG2肝癌细胞的冻存 | 第51页 |
4.2.5.5 细胞毒性试验 | 第51页 |
4.3 马齿苋多糖对HepG2肝癌细胞的影响 | 第51-52页 |
4.3.1 马齿苋多糖对肝癌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第51页 |
4.3.2 马齿苋多糖对肝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 第51-52页 |
4.3.3 马齿苋多糖对肝癌细胞内游离钙离子的影响 | 第52页 |
4.3.4 统计学处理 | 第52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52-55页 |
4.4.1 MTT实验结果 | 第52-53页 |
4.4.2 马齿苋多糖影响肝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结果 | 第53-54页 |
4.4.3 马齿苋多糖影响肝癌细胞内钙离子的结果 | 第54-5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5章 马齿苋多糖调控HepG2肝癌细胞的作用机制研究 | 第56-82页 |
5.1 引言 | 第56-58页 |
5.2 实验材料及试剂 | 第58-61页 |
5.2.1 实验材料 | 第58页 |
5.2.2 主要试剂 | 第58-59页 |
5.2.3 主要仪器 | 第59页 |
5.2.4 试剂的配制 | 第59-61页 |
5.3 实验方法 | 第61-68页 |
5.3.1 ELISA法检测POP-A对肝癌细胞的免疫作用 | 第61-62页 |
5.3.1.1 标本收集 | 第61页 |
5.3.1.2 ELISA法测定HepG2肝癌细胞的IL-2 浓度 | 第61-62页 |
5.3.2 蛋白印记法 | 第62-66页 |
5.3.2.1 HepG2肝癌细胞蛋白质的提取 | 第62页 |
5.3.2.2 BCA比色法测定蛋白的含量 | 第62页 |
5.3.2.3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62-66页 |
5.3.3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 | 第66-68页 |
5.3.3.1 HepG2肝癌细胞总RNA的提取 | 第66页 |
5.3.3.2 合成cDNA | 第66-67页 |
5.3.3.3 PCR扩增 | 第67-68页 |
5.3.3.4 PCR产物分析 | 第68页 |
5.4 结果与分析 | 第68-80页 |
5.4.1 形态学观察 | 第68-69页 |
5.4.2 马齿苋多糖POP-A对肝癌细胞的免疫作用 | 第69-70页 |
5.4.3 蛋白标准曲线 | 第70-71页 |
5.4.4 蛋白印迹法检测肝癌细胞凋亡相关信号通路的蛋白表达 | 第71-77页 |
5.4.5 RT-PCR检测肝癌细胞凋亡相关信号通路的基因表达 | 第77-80页 |
5.5 讨论 | 第80-81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2-84页 |
6.1 结论 | 第82-83页 |
6.2 展望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所获荣誉 | 第89-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附录 缩写词对照表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