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 第12-13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2-13页 |
1.2.2 实际意义 | 第13页 |
1.2.3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3 文献综述 | 第17-18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思路 | 第18-21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8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4.3 本文的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1.4.4 本文的创新 | 第20-21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二章 绿色智慧城市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2-31页 |
2.1 绿色智慧城市核心理念 | 第22-23页 |
2.1.1 绿色智慧城市的内涵 | 第22页 |
2.1.2 绿色智慧城市的特征 | 第22-23页 |
2.2 绿色智慧城市的发展模式 | 第23-25页 |
2.2.1 发展目标 | 第24页 |
2.2.2 发展路线 | 第24-25页 |
2.3 评价方法相关理论 | 第25-30页 |
2.3.1 基于spss主成分赋权 | 第25-28页 |
2.3.2 灰色关联分析 | 第28-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31-44页 |
3.1 绿色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第31-32页 |
3.1.1 指标体系设置的基本思路 | 第31页 |
3.1.2 指标体系选取原则 | 第31-32页 |
3.2 指标体系初选 | 第32-35页 |
3.2.1 指标体系设置的基本框架 | 第32页 |
3.2.2 绿色智慧城市评价指标 | 第32-34页 |
3.2.3 数据获取 | 第34-35页 |
3.3 指标筛选 | 第35-41页 |
3.3.1 指标体系的筛选方法 | 第35页 |
3.3.2 评价指标的极大不相关法筛选 | 第35-41页 |
3.4 筛选后的评价指标体系 | 第41-4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四章 基于PCA和GRA绿色智慧城市发展评价实证分析 | 第44-65页 |
4.1 基于spss进行主成分赋权重 | 第44-50页 |
4.1.1 主成分分析过程 | 第44-49页 |
4.1.2 结论描述 | 第49-50页 |
4.2 绿色智慧城市灰色色关联分析 | 第50-64页 |
4.2.1 数据处理过程 | 第50-63页 |
4.2.2 结论描述 | 第63-6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绿色智慧城市发展对策与战略 | 第65-69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65-66页 |
5.2 绿色智慧城市发展建议 | 第66-67页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6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作者简介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