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6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1.2 建国以来土地制度的变迁阶段研究 | 第10-16页 |
1.2.1 土地改革(1949.9~1953 年春) | 第12-13页 |
1.2.2 互助合作运动(1953~1957) | 第13页 |
1.2.3 人民公社(1958~1978) | 第13-14页 |
1.2.4 承包经营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土地流转催生现代农业问题研究分析 | 第16-22页 |
2.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土地制度改革的不利影响 | 第17-18页 |
2.1.1 土地产权不明确,土地关系混乱 | 第17页 |
2.1.2 家庭分散经营,经营规模过小 | 第17页 |
2.1.3 不同因素造成土地资源浪费 | 第17页 |
2.1.4 影响土地资源规模效应的发挥 | 第17页 |
2.1.5 基础设施差 | 第17页 |
2.1.6 土地资源无法高效利用 | 第17-18页 |
2.2 农村土地流转对现代农业影响分析 | 第18-22页 |
2.2.1 土地流转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必然 | 第18-19页 |
2.2.2 土地流转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 | 第19页 |
2.2.3 土地流转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 | 第19页 |
2.2.4 有利于土地价值的提高和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 第19-20页 |
2.2.5 有利于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 | 第20-21页 |
2.2.6 有利于内需的拉动 | 第21-22页 |
第三章 武威地区土地流转案例分析 | 第22-42页 |
3.1 政策引导,强化服务,武威市大力推进土地流转案例分析 | 第22-30页 |
3.1.1 武威市的基本概况 | 第22-23页 |
3.1.2 武威市自然条件 | 第23-26页 |
3.1.2.1 气候条件 | 第24页 |
3.1.2.2 分区条件 | 第24-25页 |
3.1.2.3 水土条件 | 第25页 |
3.1.2.4 农业资源 | 第25-26页 |
3.1.2.5 农产品资源 | 第26页 |
3.1.3 武威市推进土地流转的措施及效果 | 第26-29页 |
3.1.4 武威市土地流转的主要意义 | 第29-30页 |
3.2 甘肃荣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万头奶牛基地案例分析 | 第30-34页 |
3.2.1 甘肃荣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概况 | 第30页 |
3.2.2 武威荣华新型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 第30页 |
3.2.3 项目实施 | 第30-33页 |
3.2.4 荣华模式的典型意义 | 第33-34页 |
3.3 武威金帆农业科技公司案例分析 | 第34-38页 |
3.3.1 武威金帆农业科技公司概况 | 第34-35页 |
3.3.2 武威金帆农业科技公司现状 | 第35-36页 |
3.3.3 武威金帆农业科技公司所展现的功能 | 第36-38页 |
3.3.4 金帆农业科技园区蕴含的生机 | 第38页 |
3.4 沙漠绿洲——甘肃威龙有机葡萄基地案例分析 | 第38-42页 |
3.4.1 威龙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概况 | 第38页 |
3.4.2 武威威龙公司 | 第38-39页 |
3.4.3 武威威龙公司的发展 | 第39-41页 |
3.4.4 甘肃威龙有机葡萄基地带给我们的启示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土地流转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第42-46页 |
4.1 土地流转给现代农业带来五大机遇 | 第42-43页 |
4.1.1 政策支持 | 第42页 |
4.1.2 土地价格逐步趋稳 | 第42页 |
4.1.3 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基础 | 第42-43页 |
4.1.4 为新农村建设开辟了新的途径 | 第43页 |
4.1.5 土地入市带来新商机 | 第43页 |
4.2 土地流转面临的五大挑战 | 第43-46页 |
4.2.1 发展不平衡 | 第43-44页 |
4.2.2 资金短缺 | 第44页 |
4.2.3 土地流转给谁 | 第44-45页 |
4.2.4 流转后种什么 | 第45页 |
4.2.5 农民生存保障 | 第45-46页 |
第五章 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46-51页 |
5.1 结合案例分析 | 第46-47页 |
5.1.1 武威市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 第46页 |
5.1.2 武威荣华新型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运行存在的问题 | 第46-47页 |
5.1.3 武威威龙公司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 第47页 |
5.2 目前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47-51页 |
5.2.1 认识不统一 | 第47-48页 |
5.2.2 机制不健全 | 第48页 |
5.2.3 流转不规范 | 第48-49页 |
5.2.4 社会保障不完善 | 第49页 |
5.2.5 流转土地“非粮化” | 第49页 |
5.2.6 文化素质偏低影响土地流转 | 第49-51页 |
第六章 促进武威地区土地流转的对策与建议 | 第51-56页 |
6.1 加强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对土地流转重大意义的认识 | 第51页 |
6.2 完善机制,建立土地流转市场 | 第51-52页 |
6.3 完善法律法规,规范土地流转程序 | 第52-53页 |
6.4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弱化农民对土地的生存依赖性 | 第53-54页 |
6.5 加大培训力度,培养新型农民 | 第54页 |
6.6 发展特色品牌农业,彰显土地流转的优势 | 第54-56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56-59页 |
7.1 土地问题的核心在于制度建设,土地制度是国家最基本的制度 | 第56页 |
7.2 土地制度的变革都伴随着思想的大解放、生产力的大发展 | 第56页 |
7.3 土地流转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 | 第56页 |
7.4 土地流转必须把握全局,典型引路稳步推进 | 第56-57页 |
7.5 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 | 第57页 |
7.6 资源不是优势,只有聚集资源才能形成优势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