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东二区五“双高”油藏空气泡沫驱技术研究与应用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5页 |
1.2.1 注空气开发技术调研与认识 | 第9-10页 |
1.2.2 国外低渗透油田注空气开发应用实例 | 第10-12页 |
1.2.3 国内注空气开发应用实例 | 第12-14页 |
1.2.4 调研小结 | 第14-15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3.2 技术思路 | 第15-16页 |
第2章 空气泡沫驱油机理及体系优化 | 第16-22页 |
2.1 微观驱油机理 | 第16-17页 |
2.2 泡沫体系优选 | 第17-19页 |
2.3 多孔介质中发泡性能评价 | 第19页 |
2.4 空气泡沫驱油效果评价 | 第19-2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注空气安全控制方法研究 | 第22-27页 |
3.1 空气-甲烷混合气体爆炸实验 | 第22-24页 |
3.2 空气减氧处理方法 | 第24-25页 |
3.3 产出气监测方法 | 第25-2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4章 腐蚀防控配套技术研究 | 第27-40页 |
4.1 不同氧气浓度泡沫对腐蚀影响规律 | 第27-34页 |
4.2 空气泡沫腐蚀产物的分析 | 第34-36页 |
4.3 氧腐蚀的防护方法 | 第36-37页 |
4.4 现场腐蚀监测情况 | 第37-3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5章 注采工艺及地面工程研究 | 第40-54页 |
5.1 国内外注空气/空气泡沫工艺调研 | 第40-45页 |
5.1.1 完井要求 | 第40-41页 |
5.1.2 注气井管柱设计 | 第41-42页 |
5.1.3 注入井防腐 | 第42-44页 |
5.1.4 生产井工艺设计 | 第44-45页 |
5.2 注采工艺方案 | 第45-51页 |
5.2.1 注入方式确定 | 第45-47页 |
5.2.2 注气井管柱设计 | 第47-49页 |
5.2.3 采油井管柱设计 | 第49-51页 |
5.3 防腐对策 | 第51-53页 |
5.3.1 地面系统 | 第51-52页 |
5.3.2 地面管线与井下油管 | 第52页 |
5.3.3 其它井下工具的腐蚀防护 | 第52-53页 |
5.3.4 综合防腐对策 | 第5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6章 港东二区五断块现场试验 | 第54-60页 |
6.1 试验井网部署及注入井设计 | 第54-55页 |
6.1.1 井网部署 | 第54页 |
6.1.2 地面工艺方案 | 第54-55页 |
6.2 现场实施情况 | 第55-60页 |
6.2.1 层系井网构建 | 第55页 |
6.2.2 地面工程建设 | 第55-57页 |
6.2.3 现场注入情况 | 第57页 |
6.2.4 监测资料录取 | 第57-58页 |
6.2.5 试验效果分析 | 第58-60页 |
第7章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