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严歌苓身体言说的文化寓意
|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绪论 | 第9-16页 |
| 一、研究现状综述 | 第9-13页 |
| (一)跨文化视野角度 | 第9-10页 |
| (二)性别叙述角度 | 第10-11页 |
| (三)新历史主义角度 | 第11页 |
| (四)身体叙事角度 | 第11-13页 |
| 二、选题的研究价值与意义 | 第13-14页 |
| 三、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14-16页 |
| 第一章“别样”而唯美的身体书写 | 第16-28页 |
| 一、女性形象的身体叙事 | 第16-23页 |
| (一)“地母”情怀的展现 | 第16-20页 |
| (二)风尘中的神性色彩 | 第20-23页 |
| 二、身体欲求的彰显 | 第23-27页 |
| (一)女性欲望合理性表达 | 第23-25页 |
| (二)爱情悲剧中的人性深度 | 第25-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第二章 灵魂的“伊甸园” | 第28-35页 |
| 一、肉身与灵魂之辩 | 第28-30页 |
| 二、女性体认自我与体认世界 | 第30-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三章 身体言说的文化隐喻空间 | 第35-46页 |
| 一、解构的力量 | 第35-41页 |
| (一)对于大历史个人身体叙事的解构主义 | 第36-37页 |
| (二)边缘群体的“反叛” | 第37-39页 |
| (三)两种文化间的碰撞 | 第39-41页 |
| 二、建构的意义 | 第41-45页 |
| (一)建构男女两性和谐关系 | 第41-42页 |
| (二)“地母”的救赎 | 第42-44页 |
| (三)性别文化身份的建构 | 第44-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结语 | 第46-48页 |
| 注释 | 第48-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7页 |
| 一、著作类 | 第50-51页 |
| 二、硕博论文类 | 第51-53页 |
| 三、期刊论文类 | 第53-57页 |
| 附录 | 第57-60页 |
| 一、严歌苓作品大陆出版年表 | 第57-58页 |
| (一)长篇小说出版年表 | 第57页 |
| (二)中、短篇小说出版年表 | 第57-58页 |
| (三)文集 | 第58页 |
| (四)人物传记 | 第58页 |
| (五)散文 | 第58页 |
| 二、台湾香港出版年表 | 第58-59页 |
| 三、严歌苓所获文学、电影奖项目录 | 第59-6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第60-62页 |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