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 第11-16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6-18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基础理论 | 第18-23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2.1.1 绿色农产品相关概念 | 第18-19页 |
2.1.2 品牌竞争力概念 | 第19页 |
2.1.3 绿色农产品品牌竞争力 | 第19页 |
2.2 基础理论 | 第19-21页 |
2.2.1 品牌竞争力理论 | 第19-21页 |
2.2.2 区域品牌理论 | 第2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1-23页 |
3 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品牌竞争力现状分析 | 第23-29页 |
3.1 自然资源优势为品牌竞争力提供基础 | 第23页 |
3.2 品牌集聚确立整体竞争优势 | 第23-25页 |
3.3 产业整体实力的提升增强了品牌竞争力 | 第25-27页 |
3.4 质量监管体系为品牌竞争力保驾护航 | 第27-2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4 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品牌竞争力存在的问题 | 第29-34页 |
4.1 从企业层面分析品牌竞争力存在的问题 | 第29-32页 |
4.1.1 绿色农产品综合质量有待提高 | 第29页 |
4.1.2 营销组合策略运用不当 | 第29-30页 |
4.1.3 科技创新力量薄弱 | 第30-31页 |
4.1.4 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综合实力弱 | 第31页 |
4.1.5 营销创意不受重视 | 第31-32页 |
4.2 从政府政策层面分析品牌竞争力存在的问题 | 第32-33页 |
4.2.1 缺乏对品牌绿色农产品的保护制度 | 第32页 |
4.2.2 政策落实不公开透明导致逆向选择 | 第32页 |
4.2.3 国际间贸易壁垒现象严重 | 第32-33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5 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品牌竞争力影响因素设计及测评 | 第34-50页 |
5.1 绿色农产品品牌竞争力影响因素评价方法的确定 | 第34-37页 |
5.1.1 层次分析法 | 第34-36页 |
5.1.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36-37页 |
5.2 评价指标选择的原则 | 第37页 |
5.3 品牌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第37-40页 |
5.3.1 品牌基础核心能力 | 第37-38页 |
5.3.2 品牌市场化操作能力 | 第38页 |
5.3.3 品牌资源能力 | 第38-39页 |
5.3.4 品牌支撑力 | 第39-40页 |
5.4 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品牌竞争力综合评价 | 第40-46页 |
5.4.1 确定指标权重和一致性检验 | 第40-42页 |
5.4.2 建立评价指标得分表 | 第42-43页 |
5.4.3 单项指标评价 | 第43-45页 |
5.4.4 综合评价 | 第45-46页 |
5.5 评价结果分析 | 第46-49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6 提升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品牌竞争力的对策 | 第50-56页 |
6.1 企业层面提升品牌竞争力的对策 | 第50-53页 |
6.1.1 提高绿色农产品综合质量 | 第50页 |
6.1.2 加强绿色农产品的品牌管理 | 第50-51页 |
6.1.3 注重绿色农产品的科技创新 | 第51页 |
6.1.4 创新营销方式提升品牌认同感 | 第51-52页 |
6.1.5 加强现有品牌整合力度打造强势品牌 | 第52-53页 |
6.2 政府层面提升品牌竞争力的对策 | 第53-55页 |
6.2.1 引导绿色农产品生产企业树立创品牌意识 | 第53-54页 |
6.2.2 健全绿色农产品品牌管理工作 | 第54页 |
6.2.3 整合优化资金使用方向以确保资金需求 | 第54-55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附录1 网上调查问卷 | 第59-61页 |
附录2 专家调查问卷 | 第61-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