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仲殊及其诗词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绪论 | 第9-13页 |
1 诗僧群体 | 第9-10页 |
2 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3 研究价值 | 第12-13页 |
第1章 仲殊的生平、交游及创作 | 第13-32页 |
1.1 仲殊的生平及交游 | 第13-25页 |
1.1.1 仲殊的生平事迹 | 第13-19页 |
1.1.2 仲殊的交游事迹 | 第19-25页 |
1.2 仲殊的创作 | 第25-32页 |
1.2.1 创作背景 | 第25-30页 |
1.2.2 创作概况 | 第30-32页 |
第2章 仲殊诗词的思想内容 | 第32-45页 |
2.1 文人雅士的闲情逸趣 | 第32-34页 |
2.2 都市盛景的艳羡情思 | 第34-36页 |
2.3 吟风弄月的风流韵致 | 第36-39页 |
2.4 人生百态的细腻感怀 | 第39-42页 |
2.5 佛教仙道的矛盾徘徊 | 第42-45页 |
第3章 仲殊诗词的艺术特征 | 第45-63页 |
3.1 多样的风格表现 | 第45-49页 |
3.1.1 清丽感伤 | 第45-47页 |
3.1.2 富贵华美 | 第47-49页 |
3.2 类型化的意象选择 | 第49-52页 |
3.3 佛道及仕宦典故的应用 | 第52-56页 |
3.4 独具一格的词调运用 | 第56-63页 |
3.4.1 仲殊词用调情况及体式特征 | 第56-60页 |
3.4.2 仲殊用调声情特色及后世影响 | 第60-63页 |
第4章 仲殊及其诗词的地位与影响 | 第63-70页 |
4.1 仲殊诗词选录情况 | 第63-65页 |
4.2 仲殊及其作品的评价 | 第65-70页 |
4.2.1 宋代 | 第65-67页 |
4.2.2 明清 | 第67-70页 |
结语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附录 | 第74-152页 |
一、仲殊诗笺 | 第74-84页 |
二、仲殊词笺 | 第84-152页 |
致谢 | 第152-1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