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阵摆扫式热红外相机几何定标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注释表 | 第12-13页 |
缩略词 | 第13-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2.1 热红外影像辐射增强研究 | 第16页 |
1.2.2 摆扫式相机成像模型研究 | 第16-17页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20页 |
第二章 遥感14号卫星特征与几何模型 | 第20-37页 |
2.1 遥感14号卫星 | 第20页 |
2.2 卫星影像成像几何模型 | 第20-32页 |
2.2.1 卫星轨道和姿态模型 | 第20-24页 |
2.2.2 坐标系统及坐标转换 | 第24-29页 |
2.2.3 外定向 | 第29-31页 |
2.2.4 内定向 | 第31-32页 |
2.3 线阵摆扫式热红外相机成像原理 | 第32-36页 |
2.3.1 线阵摆扫扫描镜及摆动机制 | 第32-34页 |
2.3.2 线阵TDICCD探测器 | 第34-3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遥感14号热红外影像辐射增强 | 第37-43页 |
3.1 热红外影像辐射增强概述 | 第37-38页 |
3.2 非均匀性及盲元产生机理 | 第38-39页 |
3.2.1 非均匀性产生机理 | 第38页 |
3.2.2 盲元产生机理 | 第38-39页 |
3.3 热红外影像辐射增强方法 | 第39-41页 |
3.3.1 矩匹配法 | 第39-40页 |
3.3.2 探元直方图匹配 | 第40-41页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1-4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遥感14号线阵摆扫式热红外相机几何定标 | 第43-57页 |
4.1 摆扫误差分析和摆扫特性 | 第43-46页 |
4.1.1 摆扫误差分析 | 第44页 |
4.1.2 等时间间隔和不等角的摆扫特性 | 第44-45页 |
4.1.3 不等角度摆扫特性 | 第45-46页 |
4.2 线阵摆扫式相机几何定标的严密成像几何模型 | 第46-48页 |
4.2.1 线阵摆扫时间参数标定 | 第46页 |
4.2.2 线阵摆扫角度参数标定 | 第46-48页 |
4.2.3 线阵摆扫成像几何模型 | 第48页 |
4.3 热红外影像与可见光影像匹配 | 第48-56页 |
4.3.1 SURF特征匹配 | 第49页 |
4.3.2 最小二乘互相关匹配 | 第49-52页 |
4.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2-5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几何定标试验与分析 | 第57-66页 |
5.1 验证数据及试验方案 | 第57-58页 |
5.2 热红外影像辐射增强试验 | 第58-59页 |
5.3 热红外影像与可见光影匹配试验 | 第59-60页 |
5.4 线阵摆扫热红外相机几何定标试验 | 第60-63页 |
5.4.1 外定标试验及分析 | 第60-61页 |
5.4.2 摆扫定标试验及分析 | 第61-62页 |
5.4.3 内定标试验及分析 | 第62-63页 |
5.5 线阵摆扫热红外相机几何定标验证试验及分析 | 第63-65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6.1 本文主要贡献和创新之处 | 第66-67页 |
6.2 有待进一步解决和研究的问题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