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2页 |
一、肯定说 | 第11-12页 |
二、暂缓说 | 第12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3页 |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13-14页 |
第二章 临时仲裁的内涵及其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 第14-23页 |
第一节 临时仲裁的定义及特征分析 | 第14-18页 |
一、临时仲裁的定义 | 第14-15页 |
二、临时仲裁的特征及与机构仲裁的区别 | 第15-18页 |
第二节 临时仲裁制度的产生 | 第18-20页 |
一、临时仲裁制度的历史起源 | 第18页 |
二、临时仲裁制度产生的成因分析 | 第18-20页 |
第三节 临时仲裁制度的发展 | 第20-23页 |
一、临时仲裁制度的发展历程及主要路径 | 第20-21页 |
二、临时仲裁制度发展新的交叉方向 | 第21-23页 |
第三章 中国自贸区创立临时仲裁制度的必要性及面临的问题 | 第23-35页 |
第一节 中国临时仲裁制度的缺失及创立自贸区临时仲裁制度的必要性 | 第23-30页 |
一、中国临时仲裁制度的缺失 | 第23-26页 |
二、设立自贸区临时仲裁制度的必要性 | 第26-30页 |
第二节 中国自贸区创立临时仲裁制度面临的问题 | 第30-35页 |
一、法律障碍 | 第30-31页 |
二、“三特定”问题的明确 | 第31页 |
三、临时仲裁员的选任资格 | 第31-33页 |
四、临时仲裁的监督和保障 | 第33-35页 |
第四章 美欧、香港地区临时仲裁制度及其经验借鉴 | 第35-43页 |
第一节 美欧、香港地区临时仲裁制度的基本规定 | 第35-40页 |
一、美国 | 第35-37页 |
二、欧洲国家(以瑞典为代表) | 第37-39页 |
三、中国香港 | 第39-40页 |
第二节 制度运行的经验及借鉴 | 第40-43页 |
一、立法层次较高 | 第40-41页 |
二、与机构仲裁紧密结合 | 第41页 |
三、临时仲裁协议的要求规范化 | 第41-42页 |
四、完整的仲裁员选任及监督机制 | 第42-43页 |
第五章 中国自贸区临时仲裁制度的建构 | 第43-49页 |
第一节 临时仲裁制度的立法表现形式及构建应遵循的理念 | 第43-44页 |
一、立法表现形式 | 第43页 |
二、应遵循的基本理念 | 第43-44页 |
第二节 临时仲裁的基本设计 | 第44-49页 |
一、有效临时仲裁协议的基本要件 | 第44-45页 |
二、仲裁员选任及监督 | 第45-47页 |
三、临时仲裁庭的权限 | 第47-48页 |
四、法院的职权 | 第48-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