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4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1.2 负载均衡 | 第9-10页 |
1.3 负载均衡技术相关问题 | 第10-14页 |
第二章 HTTP 协议和WEB 访问 | 第14-22页 |
2.1 HTTP 协议 | 第14-19页 |
2.1.1 HTTP 协议会话过程 | 第15页 |
2.1.2 HTTP 协议结构内容 | 第15-17页 |
2.1.3 HTTP 协议特点 | 第17页 |
2.1.4 HTTP 协议的几个重要概念 | 第17-19页 |
2.2 WEB 访问特点 | 第19-20页 |
2.2.1 Web 访问的个体行为特点 | 第19-20页 |
2.2.2 Web 访问的整体特点 | 第20页 |
2.3 WEB 访问中存在的负载问题 | 第20-2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WEB 负载均衡结构 | 第22-29页 |
3.1 两层结构负载均衡系统 | 第22-23页 |
3.2 三层结构负载均衡系统 | 第23-24页 |
3.3 分布式服务器组负载均衡系统 | 第24-28页 |
3.3.1 服务器组的构建模式 | 第25-26页 |
3.3.2 中间件负载均衡 | 第26-28页 |
3.4 改进的负载均衡系统 | 第2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四章 WEB 负载均衡技术 | 第29-42页 |
4.1 负载均衡技术分类 | 第29-31页 |
4.2 负载均衡技术 | 第31-36页 |
4.2.1 轮转DNS 法(Round Robin DNS) | 第31页 |
4.2.2 代理服务器技术 | 第31-32页 |
4.2.3 地址转换网关技术 | 第32-33页 |
4.2.4 借助协议内部支持 | 第33页 |
4.2.5 站点镜像技术 | 第33-34页 |
4.2.6 传输链路聚合 | 第34-35页 |
4.2.7 带均衡策略的服务器群集 | 第35-36页 |
4.3 中间件负载均衡技术 | 第36-37页 |
4.4 基于软件的负载均衡 | 第37-40页 |
4.4.1 硬件负载均衡器 | 第38-39页 |
4.4.2 基于软件的负载均衡 | 第39-40页 |
4.4.3 服务器负载评定 | 第40页 |
4.4.4 TCP 连接关系跟踪和服务器选择 | 第4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五章 LINUX 虚拟服务器 | 第42-61页 |
5.1 LVS 实现方式 | 第42-50页 |
5.1.1 地址转换(VS/NAT) | 第42-45页 |
5.1.2 IP 隧道(VS/TUN) | 第45-48页 |
5.1.3 直接路由(VS/DR) | 第48-50页 |
5.2 LVS 负载分配实现方式特点 | 第50-51页 |
5.2.1 VS/NAT | 第50-51页 |
5.2.2 VS/TUN | 第51页 |
5.2.3 VS/DR | 第51页 |
5.3 LINUX 协议栈 | 第51-55页 |
5.3.1 IP 层 | 第52-54页 |
5.3.2 第四层协议 | 第54-55页 |
5.4 负载调度 | 第55-58页 |
5.4.1 设计思想 | 第55页 |
5.4.2 模块流程 | 第55-56页 |
5.4.3 结构设计 | 第56页 |
5.4.4 主要数据结构 | 第56-57页 |
5.4.5 算法及流程 | 第57-58页 |
5.5 VS/DR 具体实现 | 第58-60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六章 WEB 负载均衡系统设计及实现 | 第61-78页 |
6.1 算法设计分析 | 第61-67页 |
6.1.1 算法分析 | 第61-65页 |
6.1.2 改进的加权最少连接调度算法 | 第65-67页 |
6.2 动态负载均衡算法设计 | 第67-71页 |
6.2.1 算法理论分析 | 第67-69页 |
6.2.2 算法设计 | 第69-71页 |
6.3 负载均衡系统实施 | 第71-74页 |
6.3.1 实施环境 | 第71-73页 |
6.3.2 实施方式方法 | 第73-74页 |
6.3.3 实施过程 | 第74页 |
6.4 负载均衡系统的测试 | 第74-77页 |
6.4.1 测试环境 | 第74-75页 |
6.4.2 测试数据 | 第75-76页 |
6.4.3 测试过程 | 第76页 |
6.4.4 测试结果 | 第76-77页 |
6.4.5 结果分析 | 第77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8-79页 |
7.1 全文总结 | 第78页 |
7.2 进一步的工作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附录 | 第82-8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88-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