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3页 |
1.1 课题提出 | 第9-11页 |
1.1.1 座椅悬架的基本功用及性能要求 | 第9-10页 |
1.1.2 车辆悬架的基本功用及性能要求 | 第10-11页 |
1.2 背景技术 | 第11-19页 |
1.2.1 传统座高调节装置的结构特性 | 第11-13页 |
1.2.2 传统车高自动调节装置的结构特性 | 第13-19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4 研究价值 | 第20-21页 |
1.4.1 理论意义 | 第20页 |
1.4.2 实用意义 | 第20-21页 |
1.5 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1.5.1 座高自动调中 | 第21页 |
1.5.2 车高自动调中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创新设计及实验验证 | 第23-41页 |
2.1 方案设计 | 第23-24页 |
2.2 新型座高自动调中悬架的设计及验证 | 第24-32页 |
2.2.1 结构设计 | 第24-29页 |
2.2.2 台架试验分析 | 第29-32页 |
2.2.3 后续改进方向 | 第32页 |
2.3 新型车高自动调中器的设计及验证 | 第32-40页 |
2.3.1 结构设计 | 第32-37页 |
2.3.2 道路试验分析 | 第37-39页 |
2.3.3 后续改进方向 | 第39-4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数学建模及仿真分析 | 第41-120页 |
3.1 数值仿真技术简介 | 第41-44页 |
3.1.1 数学建模方法 | 第41-43页 |
3.1.2 仿真软件分类 | 第43-44页 |
3.2 座椅悬架的建模及仿真 | 第44-69页 |
3.2.1 地板激励模型 | 第44-45页 |
3.2.2 性能评价指标 | 第45-46页 |
3.2.3 系统参数确定 | 第46-47页 |
3.2.4 多体动力学建模 | 第47-51页 |
3.2.5 SimMechanics 仿真模型转换 | 第51-55页 |
3.2.6 仿真试验分析 | 第55-69页 |
3.3 车辆悬架的建模及仿真 | 第69-118页 |
3.3.1 路面激励模型 | 第69-71页 |
3.3.2 性能评价指标 | 第71-74页 |
3.3.3 系统参数确定 | 第74-77页 |
3.3.4 经典力学建模 | 第77-86页 |
3.3.5 Simulink 仿真模型转换 | 第86-89页 |
3.3.6 仿真试验分析 | 第89-11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118-120页 |
第四章 设计参数的多目标优化 | 第120-130页 |
4.1 最优化方法简介 | 第120-124页 |
4.2.1 迭代算法分类 | 第120-121页 |
4.2.2 多目标优化问题 | 第121-123页 |
4.2.3 离散变量优化问题 | 第123-124页 |
4.2 自动调中器设计参数的多目标优化 | 第124-128页 |
4.2.1 建立优化模型 | 第124-126页 |
4.2.2 优化计算求解 | 第126-128页 |
4.2.3 优化结果检验 | 第12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128-130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第130-133页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130-131页 |
5.2 主要创新成果 | 第131-132页 |
5.3 后续研究任务 | 第132-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133-137页 |
常用符号表 | 第137-139页 |
致谢 | 第139-14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140-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