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内科学论文--传染病论文--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艾滋病)论文

SIVmac239感染中国恒河猴的研究

目录第3-5页
中文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引言第10-13页
第一部分 SIVmac239经不同途径感染中国恒河猴的实验研究第13-5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3-27页
        1.1 实验材料第13-18页
        1.2 实验方法第18-27页
    2 实验结果(一)第27-45页
        2.1 临床表现第27页
        2.2 浆病毒载量第27-33页
        2.3 清学第33-34页
        2.4 白细胞数及淋巴细胞比例的分析第34-36页
        2.5 CD4+T和CD8+T细胞亚群的变化第36-38页
        2.6 SAIDS的疾病进程第38-40页
        2.7 快速进展型猴艾滋病第40-41页
        2.8 病理学改变第41-45页
    3 讨论(一) SIVmac239感染中国恒河猴后各项生物学参数的变化第45-50页
    4 讨论(二) SIVmac239感染中国恒河猴后的病理学改变第50-53页
第二部分 SIVmac感染中国恒河猴后V1/V2区基因变异的研究第53-7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3-57页
        1.1 实验材料第53-56页
        1.2 实验方法第56-57页
    2 实验结果第57-73页
        2.1 cDNA测序结果及序列比对第57-58页
        2.2 env区V1/V2区cDNA变异的结果与分析第58-66页
        2.3 推导蛋白质序列的比对图第66-73页
    3 讨论——SIVmac239感染中国恒河猴后env V1/V2区基因变异的情况第73-75页
结论第75-77页
文献综述第77-93页
    1 HIV/AIDS研究中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的历史与进展第77-87页
        1.1 前言第77-78页
        1.2 SIV在非洲猴的自然感染第78-79页
        1.3 SIV感染动物模型的建立与发展第79-82页
        1.4 SIV感染猴模型的作用与局限性第82-85页
        1.5 SHIV模型的研究第85-86页
        1.6 小结第86-87页
    2 SIVmac感染模型中实验猴的相关研究第87-90页
        2.1 前言第87-88页
        2.2 恒河猴的生物学分类与分布第88-90页
    3 SIVmac感染恒河猴后进展成AIDS过程中env V1/V2病毒变异的研究第90-93页
参考文献第93-102页
附图第102-105页
博士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第105-106页
致谢第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淋巴结阳性乳腺癌预后因素分析及决策树预后模型的构建
下一篇:大麦、水稻干旱可诱导LEA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