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页 |
| 1 绪论 | 第9-19页 |
| 1.1 火灾及火灾烟气 | 第9-10页 |
| 1.1.1 火灾 | 第9页 |
| 1.1.2 火灾烟气 | 第9-10页 |
| 1.2 火灾科学及其发展趋势 | 第10-11页 |
| 1.3 客运大楼 | 第11页 |
| 1.4 中庭及中庭建筑 | 第11-15页 |
| 1.4.1 中庭及中庭建筑的发展史 | 第11-12页 |
| 1.4.2 中庭建筑的分类 | 第12-14页 |
| 1.4.3 中庭调查统计 | 第14-15页 |
| 1.5 客运大楼、中庭建筑防排烟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 1.5.1 客运大楼防排烟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5页 |
| 1.5.2 中庭建筑防排烟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 1.6 开展客运大楼、中庭建筑防排烟技术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第17-19页 |
| 1.6.1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 1.6.2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 2 客运大楼火灾模型实验 | 第19-34页 |
| 2.1 研究方法的确定 | 第19页 |
| 2.2 轰燃产生的理论分析及轰燃对产烟量的影响 | 第19-20页 |
| 2.3 相似模型的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 2.4 主要参数的无因次化 | 第22-24页 |
| 2.5 模型实验台与检测系统 | 第24-27页 |
| 2.5.1 模型实验台 | 第24-25页 |
| 2.5.2 检测系统 | 第25-27页 |
| 2.6 实验前期准备 | 第27-29页 |
| 2.6.1 火源释热率的确定 | 第27-28页 |
| 2.6.2 排烟量的确定 | 第28-29页 |
| 2.7 实验方案 | 第29-30页 |
| 2.8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0-33页 |
| 2.8.1 烟气层高度的确定 | 第30-31页 |
| 2.8.2 实验结果 | 第31-33页 |
| 2.9 小结 | 第33-34页 |
| 3 客运大楼火灾数值实验 | 第34-49页 |
| 3.1 引言 | 第34-35页 |
| 3.2 场模型控制方程 | 第35-37页 |
| 3.3 场模型求解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第37-39页 |
| 3.3.1 火源的处理 | 第37页 |
| 3.3.2 边界的处理 | 第37-38页 |
| 3.3.3 空度因子 | 第38-39页 |
| 3.4 数值方法 | 第39-40页 |
| 3.4.1 计算区域的离散化 | 第39-40页 |
| 3.4.2 离散方程的求解 | 第40页 |
| 3.5 PHOENICS软件 | 第40-42页 |
| 3.6 实验方案 | 第42页 |
| 3.7 实验结果 | 第42-48页 |
| 3.7.1 对比实验结果 | 第42-44页 |
| 3.7.2 客运大楼零售店实验结果 | 第44-48页 |
| 3.8 小结 | 第48-49页 |
| 4 中庭火灾数值实验 | 第49-64页 |
| 4.1 不同形式中庭火灾数值实验 | 第49-61页 |
| 4.1.1 火源设计 | 第49-50页 |
| 4.1.2 排烟量的确定 | 第50页 |
| 4.1.3 其它条件的确定 | 第50-51页 |
| 4.1.4 实验结果 | 第51-61页 |
| 4.2 瘦高形中庭火灾数值实验 | 第61-63页 |
| 4.2.1 实验方案 | 第61-62页 |
| 4.2.2 实验结果 | 第62-63页 |
| 4.3 小结 | 第63-64页 |
| 5 结论与建议 | 第64-66页 |
| 5.1 结论 | 第64页 |
| 5.2 建议和展望 | 第64-66页 |
| 致 谢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