钕铁硼氢爆碎吸氢过程数学模型研究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1 绪论 | 第8-13页 |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1.2 氢爆碎工艺优化控制的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 1.4 本章小结 | 第12-13页 |
| 2 氢爆碎工艺及机理分析 | 第13-23页 |
| 2.1 氢爆碎工艺技术 | 第13-17页 |
| 2.1.1 氢爆碎工艺的反应 | 第13-14页 |
| 2.1.2 氢爆碎工艺的流程 | 第14-16页 |
| 2.1.3 氢爆碎工艺的特点 | 第16-17页 |
| 2.2 吸氢过程的机理分析 | 第17-18页 |
| 2.3 吸氢过程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18-22页 |
| 2.3.1 表面氧化度的影响 | 第19页 |
| 2.3.2 合金颗粒大小的影响 | 第19-20页 |
| 2.3.3 温度对吸氢的影响 | 第20-21页 |
| 2.3.4 压力对吸氢的影响 | 第21-22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 3 氢爆碎工艺吸氢过程机理建模 | 第23-42页 |
| 3.1 过程建模概述 | 第23-25页 |
| 3.1.1 过程建模方法 | 第23-24页 |
| 3.1.2 过程机理建模步骤 | 第24-25页 |
| 3.1.3 过程建模的研究意义 | 第25页 |
| 3.2 吸氢过程建模分析 | 第25-26页 |
| 3.3 模型的假设 | 第26-27页 |
| 3.4 吸氢过程机理模型 | 第27-31页 |
| 3.4.1 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 | 第28-30页 |
| 3.4.2 状态方程变量的选取 | 第30-31页 |
| 3.4.3 吸氢过程状态方程的形式 | 第31页 |
| 3.5 吸氢过程状态方程的推导 | 第31-39页 |
| 3.5.1 富钕相、主相吸氢量微分方程 | 第32-36页 |
| 3.5.2 炉内温度微分方程 | 第36-38页 |
| 3.5.3 炉内压力微分方程 | 第38-39页 |
| 3.6 吸氢过程的动态数学模型 | 第39-40页 |
| 3.7 模型相关参数的确定 | 第40-41页 |
| 3.8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4 模型的验证和分析 | 第42-51页 |
| 4.1 氢碎炉实验与实测数据的采集 | 第42-44页 |
| 4.2 吸氢机理模型的仿真验证 | 第44-49页 |
| 4.2.1 仿真实现的方法 | 第44-45页 |
| 4.2.2 实测与仿真数据曲线对比 | 第45-49页 |
| 4.3 仿真结果误差分析 | 第49-50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5 氢碎炉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研究 | 第51-55页 |
| 5.1 氢爆碎的计算机控制系统 | 第51-53页 |
| 5.2 温度、压力控制系统的设计 | 第53-54页 |
| 5.2.1 温度控制系统 | 第53-54页 |
| 5.2.2 压力控制系统 | 第54页 |
| 5.3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总结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60-61页 |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