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3-22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2.1 垢的类型划分 | 第14页 |
1.2.2 垢的机理研究 | 第14-16页 |
1.2.3 防垢技术 | 第16-17页 |
1.2.4 加注工艺 | 第17页 |
1.3 课题研究目标、课题研究内容以及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 第17-18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7页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3 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 第18页 |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试验方案及其可行性分析 | 第18-20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1.4.3 试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 第20页 |
1.5 课题的创新性 | 第20-22页 |
第二章 集输管线硫酸钡锶的结垢机理研究 | 第22-55页 |
2.1 集输管线结垢情况及防治现状 | 第22-23页 |
2.1.1 集输管线结垢情况 | 第22-23页 |
2.1.2 防治技术应用情况 | 第23页 |
2.2 地质情况 | 第23-25页 |
2.2.1 梁家楼油田概况 | 第23-24页 |
2.2.2 纯化油田概况 | 第24-25页 |
2.3 垢样分析 | 第25-27页 |
2.4 地层水分析及结垢趋势预测 | 第27-33页 |
2.4.1 地层水分析 | 第27-29页 |
2.4.2 结垢预测 | 第29-33页 |
2.5 梁南管理区各计量站的结垢原因 | 第33-38页 |
2.6 生垢机理 | 第38-42页 |
2.6.1 (Ba_(0.75)Sr_(0.25))SO_4的生垢机理 | 第38-39页 |
2.6.2 油井生垢机理 | 第39-42页 |
2.7 梁南管理区硫酸钡锶的来源 | 第42-43页 |
2.7.1 注入水的分析 | 第42页 |
2.7.2 硫酸钡锶的来源 | 第42-43页 |
2.8 梁南管理区集输管线系统腐蚀因素分析 | 第43-46页 |
2.9 EDTA 容量法测定地层水中钡锶离子含量方法的改进 | 第46-53页 |
2.9.1 实验依据 | 第47-50页 |
2.9.2 测定方法 | 第50-52页 |
2.9.3 验证试验 | 第52-53页 |
2.10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三章 油井结垢腐蚀原因分析 | 第55-71页 |
3.1 油井结垢腐蚀现状 | 第55页 |
3.2 纯化油田腐蚀结垢产物及相关分析 | 第55-57页 |
3.3 油井碳酸钙垢结垢机理 | 第57-59页 |
3.3.1 地层水分析及结垢趋势预测 | 第57页 |
3.3.2 油井碳酸钙垢的结垢机理 | 第57-59页 |
3.4 腐蚀垢的结垢机理 | 第59-70页 |
3.4.1 原油、气分析 | 第59-60页 |
3.4.2 二氧化碳腐蚀结垢机理及影响因素 | 第60-65页 |
3.4.3 H_2S 对碳钢腐蚀机理及影响因素 | 第65-67页 |
3.4.4 硫酸盐还原菌(SRB)腐蚀机理 | 第67-68页 |
3.4.5 电化学腐蚀机理 | 第68-69页 |
3.4.6 Cl~-和 HCO_3~-腐蚀性离子的点蚀机理 | 第69-7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四章 集输管线硫酸钡锶垢的防腐阻垢技术 | 第71-84页 |
4.1 曾使用过的防垢技术 | 第71-73页 |
4.1.1 物理法防垢技术 | 第71-72页 |
4.1.2 化学防垢技术 | 第72-73页 |
4.2 使用过的后期处理技术 | 第73页 |
4.3 防垢措施的优选 | 第73-74页 |
4.3.1 物理法防硫酸钡锶垢失败原因分析 | 第73页 |
4.3.2 隔离法防垢的可行性分析 | 第73-74页 |
4.3.3 防垢措施的优选 | 第74页 |
4.4 J-2 硫酸钡锶防腐阻垢的研制 | 第74-83页 |
4.4.1 阻垢剂的种类及作用机理 | 第74-77页 |
4.4.2 J-2 硫酸钡锶阻垢剂的研制 | 第77-80页 |
4.4.3 缓蚀剂的优选 | 第80-8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第五章 油井固体防腐阻垢剂的研制及加注工艺 | 第84-92页 |
5.1 目前油井的防腐阻垢技术应用效果 | 第84页 |
5.2 防腐阻垢剂的现场加注工艺 | 第84-86页 |
5.3 油井固体缓蚀阻垢剂的研制 | 第86-91页 |
5.3.1 阻垢剂、缓蚀剂和杀菌剂的优选 | 第86-88页 |
5.3.2 固化配方研究的原则 | 第88页 |
5.3.3 固化配方的确定 | 第88-89页 |
5.3.4 固体缓蚀阻垢剂的成型工艺 | 第89-90页 |
5.3.5 模拟地层条件下的固体缓蚀阻垢剂的溶解试验 | 第90页 |
5.3.6 固体缓蚀阻垢剂井下缓释装置的设计 | 第90-9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第六章 现场应用效果 | 第92-100页 |
6.1 集输管线硫酸钡锶防腐阻垢现场应用效果 | 第92-93页 |
6.2 硫酸钡锶阻垢剂在大牛地气田的应用 | 第93-96页 |
6.2.1 地层水离子含量分析 | 第93-94页 |
6.2.2 压裂液与地层水的结垢分析 | 第94-95页 |
6.2.3 硫酸钡锶阻垢剂与压裂液的配伍性 | 第95页 |
6.2.4 防止硫酸钡锶结垢压裂液的应用 | 第95-96页 |
6.3 油井防腐阻垢应用效果 | 第96-99页 |
6.3.1 胜利油田油井防腐阻垢应用效果 | 第96-97页 |
6.3.2 吐哈油田应用效果 | 第97-98页 |
6.3.3 大港油田应用效果 | 第98页 |
6.3.4 哈萨克斯坦肯基亚克油田应用效果 | 第98-99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100-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4页 |
附录 A | 第104-10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08-109页 |
致谢 | 第109-110页 |
作者简介 | 第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