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美国服务学习视域下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3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1 理论意义第11页
        1.2.2 现实意义第11-12页
    1.3 研究现状第12-20页
        1.3.1 国内文献综述第12-17页
        1.3.2 国外文献综述第17-20页
    1.4 研究目标第20-21页
    1.5 研究内容第21页
    1.6 研究方法第21-23页
第二章 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概述第23-31页
    2.1 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界定第23页
    2.2 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发展第23-26页
        2.2.1 萌芽兴起阶段(1980年至1983年)第23-24页
        2.2.2 全面开展阶段(1984年至1992年)第24-25页
        2.2.3 深化完善阶段(1993年至2003年)第25页
        2.2.4 创新发展阶段(2004年至今)第25-26页
    2.3 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形式第26-28页
        2.3.1 以社团组织为主要目的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形式第26-27页
        2.3.2 以公益服务为主要目的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形式第27页
        2.3.3 以科技创新为主要目的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形式第27页
        2.3.4 以勤工俭学为主要目的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形式第27页
        2.3.5 以调查研究为主要目的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形式第27-28页
    2.4 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特征第28-31页
        2.4.1 形式内容多样化第28页
        2.4.2 参与主体社会化第28-29页
        2.4.3 政策法规制度化第29页
        2.4.4 实施过程互动性第29-30页
        2.4.5 实践宗旨服务性第30页
        2.4.6 发展趋势创新性第30-31页
第三章 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1-37页
    3.1 样本的选取与问卷设计(见附录一、二、三)第31页
    3.2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1-37页
        3.2.1 社会各界资金投入不足,政策保障不够完善第31-32页
        3.2.2 大学生实践时间不长,获取实践机会不均衡第32-34页
        3.2.3 实践项目缺乏“教育”内涵,活动易流于形式第34页
        3.2.4 实践项目设计不够系统,缺乏反思、评价环节第34-37页
第四章 美国服务学习的经验借鉴第37-52页
    4.1 美国服务学习的概述第37-40页
        4.1.1 “服务学习”的定义第37-38页
        4.1.2 “服务学习”的发展第38-39页
        4.1.3 “服务学习”的理论基础第39页
        4.1.4 “服务学习”的教育价值第39-40页
    4.2 美国服务学习与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在一致性第40-42页
        4.2.1 两者内涵基本一致第40-41页
        4.2.2 开展活动类型相似第41-42页
        4.2.3 活动过程大体一致第42页
        4.2.4 活动作用基本相同第42页
    4.3 美国服务学习的经验借鉴第42-47页
        4.3.1 加大社会投入力度,加强政策保障第42-44页
        4.3.2 提升活动教育内涵,融入学科课程第44-45页
        4.3.3 精心设计实践项目,完善反思评价第45-46页
        4.3.4 探索研究长效机制,改革制度建设第46-47页
    4.4 服务学习经验指导下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开展的案例第47-52页
        4.4.1 挑战杯第47-48页
        4.4.2 全国百名农学博士老区行第48-52页
第五章 服务学习视域下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对策探析第52-58页
    5.1 动员各界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第52页
    5.2 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机制第52-55页
        5.2.1 法制保障第53页
        5.2.2 基地保障第53-54页
        5.2.3 管理保障第54页
        5.2.4 投入保障第54-55页
    5.3 规范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施程序第55-56页
    5.4 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体制建设第56-58页
        5.4.1 宣传机制第56-57页
        5.4.2 管理机制第57页
        5.4.3 培养机制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附录1第61-63页
附录2第63-64页
附录3第64-66页
致谢第66-67页
作者简历第67页
在读期间科研学术成果目录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压气机叶片轮盘系统振动特性分析与减振优化研究
下一篇:基于ANSYS高能容多盘干式制动器的多物理场耦合仿真及实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