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轻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纺织、印染工业论文

Ti基PbO2阳极、Cu-Pd阴极的制备及其对罗丹明B、硝酸根的催化性能研究

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5页
    1.1 研究背景第13-18页
        1.1.1 印染废水的来源及特点第13-15页
        1.1.2 印染废水常用处理方法简介第15-18页
    1.2 电化学氧化技术简介第18-20页
        1.2.1 直接氧化第19-20页
        1.2.2 间接氧化第20页
    1.3 电催化氧化阳极材料第20-22页
        1.3.1 PbO_2阳极研究进展第21-22页
        1.3.2 PbO_2电极处理印染废水存在的问题第22页
    1.4 印染废水与硝酸根第22-23页
        1.4.1 印染废水中硝酸根的来源及排放标准第22页
        1.4.2 硝酸根电化学还原研究进展第22-23页
        1.4.3 Cu-Pd电极催化还原硝酸根机理第23页
    1.5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第23-25页
        1.5.1 选题目的第23-24页
        1.5.2 研究内容第24-25页
第二章 Ti/TiO_2-NTs/Ce-PbO_2电极的制备及表征第25-39页
    2.1 引言第25页
    2.2 实验部分第25-29页
        2.2.1 药品和仪器设备第25页
        2.2.2 电极制备方法第25-28页
        2.2.3 分析表征及方法第28-29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9-38页
        2.3.1 制备工艺参数的优化第29-32页
        2.3.2 材料微观形貌表征第32-33页
        2.3.3 材料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第33-34页
        2.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第34-35页
        2.3.5 加速寿命实验第35-37页
        2.3.6 析氧过电位测试第37-38页
    2.4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三章 Ti/TiO_2-NTs/Ce-PbO_2催化氧化罗丹明B的性能研究第39-49页
    3.1 引言第39页
    3.2 实验部分第39-40页
        3.2.1 药品和仪器设备第39页
        3.2.2 分析方法第39-40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0-46页
        3.3.1 Ti/TiO_2-NTs/Ce-PbO_2催化氧化RhB的CV曲线研究第40页
        3.3.2 电流密度对Ti/TiO_2-NTs/Ce-PbO_2催化氧化RhB效果的影响第40-43页
        3.3.3 溶液初始pH值对Ti/TiO_2-NTs/Ce-PbO_2催化氧化RhB效果的影响第43-45页
        3.3.4 溶液中RhB浓度对Ti/TiO_2-NTs/Ce-PbO_2催化氧化效果的影响第45-46页
        3.3.5 溶液中Cl~-浓度对Ti/TiO_2-NTs/Ce-PbO_2催化氧化RhB效果的影响第46页
    3.4 本章小结第46-49页
第四章 Ti/CNTs/Cu-Pd电极的制备及表征第49-59页
    4.1 引言第49页
    4.2 实验部分第49-52页
        4.2.1 药品和仪器设备第49-50页
        4.2.2 电极制备方法第50-51页
        4.2.3 分析表征及方法第51-52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2-58页
        4.3.1 电泳法沉积CNTs第52-53页
        4.3.2 制备工艺参数的确定及优化第53-55页
        4.3.3 材料表面元素组成、微观形貌的表征第55-56页
        4.3.4 材料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第56-58页
    4.4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五章 Ti/CNTs/Cu-Pd催化还原NO_3~-的研究第59-68页
    5.1 引言第59页
    5.2 实验部分第59-61页
        5.2.1 药品和仪器设备第59页
        5.2.2 分析方法第59-61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61-67页
        5.3.1 电极材料对NO_3~-的催化还原活性第61-62页
        5.3.2 电极材料对NO_3~-的催化还原效果第62-64页
        5.3.3 计时安培分析法测试材料稳定性第64-65页
        5.3.4 CNTs的作用机制研究第65-67页
    5.4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第68-70页
    6.1 研究结论第68-69页
    6.2 研究展望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8页
主要科研成果第78-79页
致谢第79-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清代中期江苏省土地利用格局网格化重建
下一篇:民生改善视域下中国农民教育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