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引言 | 第11页 |
1.2 铝合金在车辆上的应用与发展 | 第11-13页 |
1.2.1 车辆轻量化 | 第11-12页 |
1.2.2 车辆轻量化的实现途径 | 第12页 |
1.2.3 车辆轻量化材料的发展 | 第12-13页 |
1.4 铝合金的钨极氩弧焊 | 第13-16页 |
1.4.1 铝合金的焊接特点 | 第13-14页 |
1.4.2 铝合金的焊接方法 | 第14-16页 |
1.4.3 铝合金的焊接缺陷 | 第16页 |
1.5 5A06铝合金介绍 | 第16-18页 |
1.6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8-20页 |
1.7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与内容 | 第20-23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第23-29页 |
2.1 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2.2 实验材料及制备 | 第24-26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24页 |
2.2.2 焊丝合金的熔炼 | 第24-25页 |
2.2.3 焊接工艺 | 第25-26页 |
2.3 焊接接头接头性能分析 | 第26-29页 |
2.3.1 疲劳性能测试 | 第26页 |
2.3.2 抗拉强度测试 | 第26-27页 |
2.3.3 显微硬度测试 | 第27页 |
2.3.4 断口形貌分析 | 第27页 |
2.3.5 金相分析 | 第27页 |
2.3.6 电化学分析 | 第27-29页 |
第三章 ER4043与5A06同质金属填充材料焊接5A06薄板的接头组织及性能研究 | 第29-51页 |
3.1 焊接接头宏观形貌与焊缝金相组织 | 第29-31页 |
3.1.1 焊接接头的宏观形貌 | 第29-30页 |
3.1.2 焊缝金属的金相显微组织 | 第30-31页 |
3.2 焊接接头的拉伸强度分析 | 第31-35页 |
3.2.1 拉伸试验结果 | 第31-32页 |
3.2.2 拉伸断裂断口形貌 | 第32-35页 |
3.3 焊接接头的疲劳强度分析 | 第35-45页 |
3.3.1 母材的疲劳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35-37页 |
3.3.2 两种焊丝的焊接接头的疲劳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37-42页 |
3.3.3 焊接接头疲劳断裂断口形貌分析 | 第42-45页 |
3.4 焊接接头的显微硬度分析 | 第45-46页 |
3.5 焊接接头的耐蚀性分析 | 第46-4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8-51页 |
第四章 高韧性高强度铝合金焊丝焊接5A06薄板的接头组织及性能研究 | 第51-69页 |
4.1 焊接接头的金相组织观察 | 第51-53页 |
4.1.1 焊接接头的宏观形貌 | 第51-52页 |
4.1.2 焊缝金属的金相显徽组织 | 第52-53页 |
4.2 焊接接头的拉伸强度分析 | 第53-56页 |
4.2.1 拉伸试验结果 | 第53-54页 |
4.2.2 拉伸断裂断口形貌 | 第54-56页 |
4.3 焊接接头的疲劳强度分析 | 第56-63页 |
4.3.1 两种焊丝焊接接头的疲劳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56-60页 |
4.3.2 焊接接头疲劳断裂断口形貌分析 | 第60-63页 |
4.4 焊接接头的显微硬度 | 第63-64页 |
4.5 焊接接头的耐蚀性 | 第64-6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6-69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77页 |
个人简历 | 第77-7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其它研究成果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