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财政理论论文--国家机关会计(政府会计)、预算会计论文

我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6页
1 绪论第12-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4页
    1.2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5-18页
        1.3.1 研究内容和思路第15-17页
        1.3.2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第18-19页
        1.4.1 研究创新第18页
        1.4.2 研究不足第18-19页
2 文献综述第19-38页
    2.1 文献综述第19-35页
        2.1.1 政府会计制度变迁需求第19-22页
        2.1.2 政府会计制度变迁的制度环境第22-28页
        2.1.3 政府会计制度变迁绩效第28-31页
        2.1.4 政府会计制度变迁路径第31-35页
    2.2 文献评述第35-38页
3 政府会计制度变迁的基本理论第38-60页
    3.1 制度构成、制度均衡与制度环境第38-44页
        3.1.1 制度构成与制度均衡第38-40页
        3.1.2 政府会计环境与权变模型第40-44页
    3.2 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第44-52页
        3.2.1 制度变迁需求理论第44-46页
        3.2.2 制度变迁供给理论第46-47页
        3.2.3 制度变迁供需因素结构分析第47-51页
        3.2.4 路径依赖理论第51-52页
    3.3 政府会计制度变迁动因的理论分析第52-60页
        3.3.1 政府契约范式演进的必然要求第52-54页
        3.3.2 政府会计契约属性的本质体现第54-55页
        3.3.3 政府绩效治理发展的结果体现第55-57页
        3.3.4 非正式约束转变的趋势要求第57-60页
4 我国政府会计制度供需分析第60-78页
    4.1 我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需求第60-72页
        4.1.1 政府职能转变和绩效评价实践第61-62页
        4.1.2 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第62-66页
        4.1.3 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第66-68页
        4.1.4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第68-69页
        4.1.5 国际改革示范效应第69-71页
        4.1.6 民主法治意识进步第71-72页
    4.2 我国政府会计制度供给第72-76页
        4.2.1 政府会计制度供给主体第72-74页
        4.2.2 政府会计制度供给效率第74-75页
        4.2.3 政府会计制度预期实施成本第75-76页
    4.3 我国政府会计制度的非均衡状态第76-78页
5 我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障碍第78-102页
    5.1 我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的环境障碍第78-92页
        5.1.1 我国政府会计变迁的环境刺激因素第78-80页
        5.1.2 我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的推动力量第80-83页
        5.1.3 我国政府会计制度的环境特质第83-88页
        5.1.4 政府会计制度的环境障碍与变迁路径选择第88-92页
    5.2 我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的成本障碍第92-99页
        5.2.1 政府会计制度变迁的成本—收益约束第92-95页
        5.2.2 交易费用制约政府会计制度变迁第95-99页
    5.3 我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的技术障碍第99-102页
        5.3.1 政府会计制度体系构建第99页
        5.3.2 权责发生制引入和推进第99-100页
        5.3.3 政府会计信息系统建设第100-102页
6 我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的路径特征第102-111页
    6.1 我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历程第102-106页
        6.1.1 预算会计制度历史沿革第102-104页
        6.1.2 预算会计制度变迁评述第104-106页
    6.2 我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路径特征第106-111页
        6.2.1 以需求诱致为基础的强制性变迁特征第106-107页
        6.2.2 以政府为主导的制度供给型变迁特征第107-108页
        6.2.3 从增量到存量的渐进式变迁特征第108-109页
        6.2.4 立足国情的国际协调特征第109页
        6.2.5 基于历史的路径依赖性第109-111页
7 政府会计制度变迁路径选择的案例与国别分析第111-132页
    7.1 我国“海南模式”的制度变迁视角分析第111-117页
        7.1.1 政府会计制度变迁的需求第111-112页
        7.1.2 实现制度实际供给的基础条件第112-114页
        7.1.3 “海南模式”的路径选择第114-115页
        7.1.4 “海南模式”的启示第115-117页
    7.2 美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第117-121页
        7.2.1 美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历程第117-118页
        7.2.2 美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的路径特征第118-121页
    7.3 英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第121-125页
        7.3.1 英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历程第121-123页
        7.3.2 英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的路径特征第123-125页
    7.4 新西兰政府会计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第125-126页
        7.4.1 新西兰政府会计制度变迁历程第125-126页
        7.4.2 新西兰政府会计制度变迁路径特征第126页
    7.5 其他国家或地区政府会计制度变迁路径选择第126-130页
        7.5.1 法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路径选择第126-128页
        7.5.2 日本政府会计制度变迁路径选择第128-129页
        7.5.3 香港特区政府会计制度变迁路径选择第129-130页
    7.6 政府会计制度变迁路径选择的共同特征第130-132页
        7.6.1 循序渐进的政府会计制度变迁路径第130页
        7.6.2 正式制度推进为主要变迁方式第130-131页
        7.6.3 预算会计和政府财务会计双轨并行模式第131页
        7.6.4 坚实的制度变迁基础保障第131-132页
8 我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第132-156页
    8.1 路径设计:渐进式改革道路和分阶段改革策略第132-139页
        8.1.1 渐进式改革道路第132-133页
        8.1.2 层次推进改革目标第133-136页
        8.1.3 多步过渡与分阶段实施第136-139页
    8.2 减少制度变迁成本的路径选择第139-147页
        8.2.1 寻求改革增量:减少摩擦成本第139-141页
        8.2.2 推广试点试验:减少讯息成本第141-143页
        8.2.3 分解技术难题:减少设计和实施成本第143-147页
    8.3 增强制度变迁推动力量的路径设计第147-151页
        8.3.1 注重政府的主导作用和自身改革第147-148页
        8.3.2 建立改革一致性意愿第148-149页
        8.3.3 提高地方政府改革积极性第149-151页
    8.4 克服制度环境障碍的配套制度安排第151-156页
        8.4.1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第151页
        8.4.2 公共管理组织和文化理念第151-152页
        8.4.3 人力资源基础第152-153页
        8.4.4 政府治理制度环境第153-154页
        8.4.5 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第154页
        8.4.6 政府审计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第154-156页
9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第156-158页
    9.1 研究结论第156-157页
    9.2 未来研究方向第157-158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第158-159页
参考文献第159-167页
后记第167-168页

论文共1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速驾驶环境中汽车噪声的语音增强算法
下一篇:基于随机模型的铁路客运枢纽站咽喉能力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