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各种企业经济论文--公司论文

中国上市公司道德与合规制度建设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引言第12-18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2-13页
    1.2 相关文献综述第13-16页
        1.2.1 合规管理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第13-14页
        1.2.2 社会责任研究第14-15页
        1.2.3 合规性研究第15-16页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第16-17页
        1.3.1 文章的基本框架第16页
        1.3.2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17-18页
第2章 上市公司道德与合规制度概述第18-22页
    2.1 上市公司道德与合规制度的起源第18-19页
        2.1.1 建设道德与合规制度的背景第18页
        2.1.2 道德与合规制度的建立与发展第18-19页
    2.2 上市公司道德与合规制度的主要内容第19-20页
    2.3 上市公司道德与合规制度的理论基础第20-22页
第3章 上市公司道德与合规制度的国际比较第22-32页
    3.1 美国上市公司道德与合规制度第22-25页
    3.2 德国上市公司道德与合规制度第25-27页
    3.3 英国的上市公司道德与合规制度第27-30页
        3.3.1 英国《反贿赂法》第27-29页
        3.3.2 英国上市公司合规治理介绍第29-30页
    3.4 韩国的上市公司道德与合规制度第30-32页
        3.4.1 韩国对商业贿赂行为的法律规定第30页
        3.4.2 韩国公司治理的状况第30-32页
第4章 我国上市公司道德与合规制度建设的现状第32-36页
    4.1 我国上市公司道德与合规制度的探索第32页
    4.2 我国上市公司道德与合规制度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2-36页
        4.2.1 对社会责任认识不够第32-33页
        4.2.2 对企业道德理解不够第33页
        4.2.3 对道德与合规理解不够第33-34页
        4.2.4 片面强调合规对道德重视不够第34页
        4.2.5 不重视道德与合规建设第34-35页
        4.2.6 对合规理解不够第35-36页
第5章 建立健全我国上市公司道德与合规制度第36-51页
    5.1 建立健全上市公司道德与合规制度建设的意义第36-38页
        5.1.1 企业长远健康发展的要求第36页
        5.1.2 通过承担社会责任维护上市公司信誉第36-37页
        5.1.3 新阶段公司治理的要求第37页
        5.1.4 主动融入国际经济体系增强全球化竞争力第37-38页
        5.1.5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第38页
    5.2 我国上市公司道德与合规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第38-46页
        5.2.1 制定《商业经营准则》第38-40页
        5.2.2 组建道德合规团队第40页
        5.2.3 道德合规团队工作职责第40-41页
        5.2.4 道德合规团队的独立性第41-42页
        5.2.5 道德合规团队工作内容及流程第42页
        5.2.6 道德合规团队成员的培训第42-44页
        5.2.7 公司道德合规的培训第44页
        5.2.8 道德合规团队与公司管理层的沟通第44-45页
        5.2.9 道德合规团队与政府部门的沟通与协作第45页
        5.2.10 建立举报机制第45-46页
    5.3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道德与合规制度的建议第46-51页
        5.3.1 制定《商业经营准则》第46页
        5.3.2 倡导道德与合规理念,增强道德与合规意识第46-47页
        5.3.3 成立道德与合规团队,设立首席道德与合规官第47页
        5.3.4 保持道德与合规团队的独立性第47-48页
        5.3.5 道德合规团队工作的公正性第48页
        5.3.6 确保道德合规团队成员的专业性第48-49页
        5.3.7 定期开展道德与合规培训第49页
        5.3.8 借鉴国外经验,建设符合我国国情的道德与合规制度第49-51页
结论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6页
作者简介第56-57页
致谢第57-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散养农户退出生猪产业的特征与原因分析--基于乐山市三区县的调查
下一篇:遂宁市安居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