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前言 | 第9-11页 |
第一部分 中国药用菊花的历史研究 | 第11-14页 |
一、怀菊的历史研究 | 第11-12页 |
二、滁菊的历史研究 | 第12页 |
三、杭菊的历史研究 | 第12-13页 |
四、贡菊的历史研究 | 第13-14页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14-52页 |
一、不同产地药用菊花有效成分溶出规律研究 | 第14-45页 |
(一) 引言 | 第14-15页 |
(二) HPLC法测定菊花有效成分的实验方法学研究 | 第15-21页 |
1.1 HPLC法测定绿原酸的实验方法学研究 | 第15-18页 |
2. HPLC法测定黄芩苷的实验方法学研究 | 第18-21页 |
(三) HPLC法测定菊花煎煮时有效成分溶出量随煎煮时间的变化规律 | 第21-39页 |
1. 杭白菊单煎及在桑菊饮中合煎时有效成分溶出量随煎煮时间的变化规律 | 第21-26页 |
2. 滁菊单煎及在桑菊饮中合煎时有效成分溶出量随煎煮时间的变化规律 | 第26-31页 |
3. 怀菊单煎及在桑菊饮中合煎时有效成分溶出量随煎煮时间的变化规律 | 第31-36页 |
4. 贡菊单煎时有效成分溶出量随煎煮时间的变化规律 | 第36-39页 |
(四) 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菊花冲泡时有效成分随冲泡次数的溶出变化规律 | 第39-45页 |
1. 杭白菊冲泡时绿原酸和黄芩苷的含量测定 | 第39-40页 |
2. 滁菊冲泡时绿原酸和黄芩昔的含量测定 | 第40-41页 |
3. 贡菊冲泡时绿原酸和黄芩苷的含量测定 | 第41-42页 |
4. 怀菊冲泡时绿原酸和黄芩苷的含量测定 | 第42-44页 |
5. 讨论 | 第44-45页 |
二、不同产地药用菊花微量元素研究 | 第45-52页 |
(一) 引言 | 第45页 |
(二) ICP-OES法测定菊花微量元素的方法学研究 | 第45-48页 |
1. 仪器与试剂 | 第45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45-48页 |
(三)不同产地菊花微量元素含量测定 | 第48-52页 |
1. 菊花微量元素测定结果 | 第48-49页 |
2. 菊花无机元素含量分布曲线的建立 | 第49页 |
3. 主成分分析 | 第49-50页 |
4. 讨论 | 第50-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附图 | 第56-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文献综述 | 第62-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