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页 |
一、国外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机制总概 | 第8-12页 |
(一) 各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机制概况 | 第8-11页 |
1. 美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 | 第8-9页 |
2. 英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 | 第9页 |
3. 德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 | 第9-10页 |
4. 荷兰未成年人社区矫正 | 第10-11页 |
5. 日本未成年人社区矫正 | 第11页 |
(二) 各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机制对我国制度完善的启示 | 第11-12页 |
1. 都设立了专门用于矫正未成年人行为的机构 | 第11页 |
2. 机构中的工作人员都接受过相应的培训 | 第11-12页 |
3.都从未成年人的身心特征出发,建立专门针对未成年人的社区矫正机构 | 第12页 |
二、我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实现的不足 | 第12-17页 |
(一) 缺乏专门化的未成年人矫正机构 | 第13页 |
(二) 专职人员的匮乏 | 第13页 |
(三) 矫正措施与未成年人的实际需求相脱离 | 第13-14页 |
(四) 缺少个性化的矫治项目 | 第14-15页 |
(五) 轻视后续跟踪矫治 | 第15页 |
(六) 矫正工作中的保密问题 | 第15-16页 |
(七) 对流动儿童特殊群体关注不够 | 第16-17页 |
三、我国未成人社区矫正制度适用问题的改进 | 第17-25页 |
(一) 促进未成年人专门矫正机构的设立 | 第17页 |
(二) 加快专职工作人员队伍建设 | 第17-18页 |
(三) 基于个案评测及心理辅导有针对性地开展社区矫正工作 | 第18-19页 |
1. 经由个案评估,有针对性地制定矫正项目 | 第18页 |
2. 经由心理辅导,从心理层面增强对未成年人的矫正工作 | 第18-19页 |
(四) 制定与未成年人身心特征相符的矫正措施 | 第19-20页 |
1. 通过赔礼道歉的方式使未成年人意识到问题的错误性,并虔诚悔过 | 第19页 |
2. 加强社区医院、养老院等社区服务项目的实施力度 | 第19-20页 |
(五) 期满后跟踪矫治,把矫治效果落实到位 | 第20-22页 |
1. 建立跟踪帮扶机制,设立专业“心理辅导室” | 第20-21页 |
2. 采取跟踪矫治方式,实时跟踪汇报情况 | 第21-22页 |
(六) 高度重视具体矫治工作中的保密问题 | 第22-24页 |
1. 相关部门应加快关联细则的制定,对社区矫正中的未成年人基本资料保护及轻罪记录封存的操作步骤予以明确 | 第23页 |
2. 要求我们在调查评定、平日矫正、安置帮教等工作中,注意未成年人基本资料保护及轻罪记录封存间的关联性 | 第23-24页 |
(七) 重点关注流动儿童这一特殊小群体 | 第24-25页 |
1. 提高专业社会工作者对流动儿童社区矫正工作的参与度 | 第24-25页 |
2. 针对流动儿童调整矫正方式 | 第25页 |
四、总结语 | 第25-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30页 |
致谢 | 第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