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家地区沙四上亚段湖相碳酸盐岩沉积特征与储层分布预测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1 引言 | 第9-13页 |
|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第9页 |
| ·湖相碳酸盐岩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页 |
|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10页 |
| ·完成的工作量及研究成果 | 第10-11页 |
| ·主要研究成果 | 第11-13页 |
| 2 罗家地区区域地质概况 | 第13-18页 |
| ·地层发育特征 | 第14-16页 |
| ·构造演化史 | 第16-18页 |
| 3 罗家地区沉积学特征 | 第18-65页 |
| ·岩石学特征 | 第18-28页 |
| ·岩性特征与分类 | 第18-25页 |
| ·岩石成分分析 | 第25-28页 |
| ·沉积相类型与识别标志 | 第28-46页 |
| ·沉积相识别标志 | 第28-45页 |
| ·主要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 第45-46页 |
| ·层序划分方案 | 第46-51页 |
| ·测井层序界面识别 | 第46-48页 |
| ·地震层序界面识别 | 第48-51页 |
| ·单井相分析 | 第51-53页 |
| ·连井剖面相分析 | 第53-59页 |
| ·平面相分析与沉积模式研究 | 第59-63页 |
| ·湖相碳酸盐岩沉积分布控制因素 | 第63-65页 |
| 4 罗家地区储层特征 | 第65-71页 |
| ·储集空间的分类和特征 | 第65-69页 |
| ·原生孔隙 | 第65-66页 |
| ·次生孔隙 | 第66-68页 |
| ·微裂缝 | 第68-69页 |
| ·孔隙的演化 | 第69-70页 |
| ·孔隙充填与矿物世代关系 | 第69页 |
| ·孔隙形成时间 | 第69-70页 |
| ·孔隙组合类型 | 第70页 |
| ·储层孔渗性分析 | 第70-71页 |
| 5 罗家地区储集性能控制因素 | 第71-83页 |
| ·原生控制因素 | 第71-75页 |
| ·岩相 | 第71-74页 |
| ·陆源碎屑含量 | 第74-75页 |
| ·碳酸盐岩含量 | 第75页 |
| ·次生控制因素 | 第75-83页 |
| ·构造活动 | 第75-76页 |
| ·成岩作用 | 第76-83页 |
| 6 罗家地区储层分类和评价 | 第83-89页 |
| ·储层分类与评价 | 第83-86页 |
| ·有利相带的预测分布 | 第86-89页 |
| 7 认识与结论 | 第89-90页 |
| 致谢 | 第90-91页 |
| 参考文献 | 第91-94页 |
| 附录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