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4-28页 |
1.1 光压效应 | 第14-16页 |
1.2 腔光机械系统 | 第16-26页 |
1.2.1 腔光机械系统的进展及应用 | 第16-19页 |
1.2.2 几种典型的腔光机械系统模型 | 第19-23页 |
1.2.3 光机械系统的实验参数 | 第23-26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26-28页 |
2 腔光机械系统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处理方法 | 第28-48页 |
2.1 电磁场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 第28-32页 |
2.1.1 原子与光场相互作用的全量子理论 | 第28-30页 |
2.1.2 A型三能级原子介质的电磁诱导透明 | 第30-32页 |
2.2 腔光机械系统的一般处理方法 | 第32-48页 |
2.2.1 振子库 | 第32-35页 |
2.2.2 腔光机械系统的哈密顿量 | 第35-36页 |
2.2.3 腔光机械系统的线性化近似 | 第36-38页 |
2.2.4 光机械耦合形式 | 第38-43页 |
2.2.5 量子朗之万方程 | 第43-44页 |
2.2.6 腔场的输入输出理论 | 第44-48页 |
3 单个四能级原子诱导的两个移动镜子和两模腔场之间的纠缠 | 第48-60页 |
3.1 系统模型及稳态解 | 第48-55页 |
3.2 两个可移动镜子和两模腔场的纠缠 | 第55-57页 |
3.3 两模腔场纠缠的输出 | 第57-5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4 原子耦合环形腔光机械系统的多电磁诱导透明 | 第60-70页 |
4.1 模型和稳态解 | 第60-65页 |
4.2 原子的衰减率对电磁诱导透明的影响 | 第65-6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5 二次耦合多模量子光机械中多电磁诱导透明 | 第70-82页 |
5.1 两个薄膜的双透明现象 | 第70-77页 |
5.2 三个或更多个薄膜的多透明现象 | 第77-8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82-84页 |
6.1 结论 | 第82页 |
6.2 创新点 | 第82-83页 |
6.3 展望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2页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92-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作者简介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