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药用作物论文--草本论文--多年生论文

白芨快速繁殖体系的建立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22页
    1.1 白芨的形态特征及研究价值第10页
    1.2 兰科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第10-16页
        1.2.1 基本培养基第11-12页
        1.2.2 生长调节剂第12-13页
        1.2.3 活性炭第13-14页
        1.2.4 化学和物理方法第14页
        1.2.5 培养方式第14-15页
        1.2.6 培养条件第15页
        1.2.7 移栽与炼苗第15-16页
    1.3 兰科共生真菌的研究与进展第16-19页
        1.3.1 兰科菌根定义及一般特征第16页
        1.3.2 兰科共生真菌的种类、形态学研究第16-17页
        1.3.3 兰科植物共生真菌分离方法研究第17-18页
        1.3.4 共生真菌与兰科植物的效应研究第18-19页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9-21页
        1.4.1 研究内容第19-20页
        1.4.2 技术路线第20-21页
    1.5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1-22页
第二章 白芨种子的萌发研究第22-34页
    2.1 实验材料第22页
    2.2 实验方法第22-24页
        2.2.1 白芨蒴果消毒第22页
        2.2.2 不同贮藏时间对种子活力的影响第22页
        2.2.3 生长调节剂对种子无菌萌发的影响第22-23页
        2.2.4 蜗牛酶对种子无菌萌发的影响第23页
        2.2.5 菌根真菌对种子共生萌发的影响第23-24页
        2.2.6 数据处理第24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24-31页
        2.3.1 贮藏时间对种子活力的影响第24-25页
        2.3.2 生长调节剂对种子无菌萌发的影响第25-27页
        2.3.3 蜗牛酶对种子无菌萌发的影响第27-30页
        2.3.4 共生培养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第30-31页
    2.4 讨论第31-34页
        2.4.1 贮藏时间与种子活力的关系第31页
        2.4.2 生长调节剂对种子无菌萌发影响第31-32页
        2.4.3 蜗牛酶对种子无菌萌发的影响第32页
        2.4.4 菌根真菌与种子共生萌发的影响第32-34页
第三章 白芨原球茎增殖、分化与生根培养第34-41页
    3.1 材料第34页
    3.2 方法第34-35页
        3.2.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原球茎增殖的影响第34页
        3.2.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原球茎分化的影响第34页
        3.2.3 原球茎生根壮苗试验第34-35页
    3.3 数据处理第35页
    3.4 结果与分析第35-39页
        3.4.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原球茎增重的影响第35-36页
        3.4.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原球茎分化的影响第36-37页
        3.4.3 不同培养基对生根壮苗的影响第37-39页
    3.5 讨论第39-41页
第四章 白芨试管苗移栽第41-47页
    4.1 材料与实验地第41页
        4.1.1 材料第41页
    4.2 方法第41-42页
        4.2.1 基质的预处理第41页
        4.2.2 白芨苗的预处理第41页
        4.2.3 移栽管理和测量方法第41-42页
        4.2.4 不同基质上白芨苗的移栽第42页
        4.2.5 试管苗接种单一菌种第42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42-45页
        4.3.1 不同基质配比对生长量的影响第43页
        4.3.2 不同栽培基质中成活率的影响第43-44页
        4.3.3 单一菌株对成活率及生长量的影响第44-45页
    4.4 讨论第45-47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47-49页
    5.1 结论第47页
    5.2 展望第47-49页
致谢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5页
图版Ⅰ第55-56页
图版Ⅱ第56-58页
图版Ⅲ第58-60页
图版Ⅳ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生态环境犯罪刑事法治体系研究
下一篇:反式脂肪酸对内皮细胞炎症影响的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