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基本有机化学工业论文--脂肪族化合物(无环化合物)的生产论文--脂肪族羧酸及其衍生物论文--羧酸的功能衍生物论文

Sol-Gel法制备草酸二甲酯加氢Cu/SiO2催化剂及其性能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6页
    1.1 前言第11页
    1.2 乙二醇生产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1-17页
        1.2.1 石油化工路线合成乙二醇第12-13页
        1.2.2 碳一路线合成乙二醇第13-17页
    1.3 酯类加氢研究进展第17-20页
        1.3.1 酯类均相加氢第17-18页
        1.3.2 酯类非均相加氢第18-20页
    1.4 草酸酯气相加氢合成乙二醇反应的特点第20-24页
        1.4.1 草酸酯加氢的反应热力学第21页
        1.4.2 草酸酯加氢的反应动力学第21-22页
        1.4.3 草酸二甲酯加氢Cu/SiO_2催化剂第22-24页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内容第24-26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26-33页
    2.1 仪器设备第26-27页
    2.2 实验材料第27-28页
    2.3 催化剂的制备第28页
    2.4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第28-30页
        2.4.1 活性评价流程第28-29页
        2.4.2 活性评价方法第29-30页
    2.5 反应产物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第30-31页
    2.6 催化剂的表征第31-32页
        2.6.1 比表面积及孔结构的测定(BET)第31页
        2.6.2 X射线衍射分析(XRD)第31页
        2.6.3 傅立叶红外(FTIR)第31页
        2.6.4 程序升温还原(TPR)第31页
        2.6.5 热重(TG/DSC)第31-32页
        2.6.6 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第32页
        2.6.7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第32页
    2.7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溶胶凝胶法制备Cu/SiO_2催化剂的影响因素第33-49页
    3.1 溶胶凝胶原理第33-36页
    3.2 pH的影响第36-37页
    3.3 老化温度的影响第37-38页
    3.4 老化时间的影响第38-39页
    3.5 催化剂的表征第39-47页
        3.5.1 催化剂的织构性质第39-41页
        3.5.2 X射线衍射分析(XRD)第41-43页
        3.5.3 傅立叶红外(FTIR)第43-44页
        3.5.4 程序升温还原(H_2-TPR)第44-45页
        3.5.5 热重(TG/DSC)第45-47页
    3.6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第四章 Cu/SiO_2催化剂的还原活化第49-60页
    4.1 催化剂还原前与使用后的物理化学性质变化第49-55页
        4.1.1 催化剂还原前与使用后的BET表征第49-50页
        4.1.2 催化剂还原前与使用后的XRD表征第50-51页
        4.1.3 催化剂还原前与使用后的XPS表征第51-53页
        4.1.4 催化剂还原前与使用后的TPR表征第53-54页
        4.1.5 催化剂还原前与使用后的TEM表征第54-55页
    4.2 催化剂还原温度的考察第55-58页
        4.2.1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第55-57页
        4.2.2 不同还原温度的催化剂还原后与使用后XRD表征第57-58页
    4.3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60-62页
    5.1 结论第60-61页
    5.2 展望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9页
致谢第69-7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以运维管理改善提升客户满意度研究--以中国联通公司为例
下一篇:离子印迹荧光传感器阵列的研究与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