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概述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2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2.1 研究目标 | 第13页 |
1.2.2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3-15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二章 运营管理和流程管理相关理论 | 第15-17页 |
2.1 运营管理 | 第15页 |
2.2 流程管理 | 第15-16页 |
2.2.1 服务流程 | 第15-16页 |
2.2.2 流程再造 | 第16页 |
2.3 流程银行 | 第16-17页 |
第三章 中国农业银行运营后台“三大集中”基本设计 | 第17-23页 |
3.1 “三大集中”含义 | 第17-18页 |
3.1.1 集中作业 | 第17页 |
3.1.2 集中监控 | 第17页 |
3.1.3 集中授权 | 第17-18页 |
3.2 “三大集中”的必要性 | 第18-19页 |
3.3 “三大集中”总体目标 | 第19-20页 |
3.3.1 集中作业目标 | 第19页 |
3.3.2 集中监控目标 | 第19-20页 |
3.3.3 集中授权目标 | 第20页 |
3.4 “三大集中”推广要求 | 第20-23页 |
第四章 农业银行内蒙古分行运营后台“三大集中”概述 | 第23-40页 |
4.1 集中作业 | 第23-31页 |
4.1.1 集中作业上线背景 | 第23-24页 |
4.1.2 集中作业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 第24-25页 |
4.1.3 集中作业平台简介 | 第25-27页 |
4.1.4 集中作业上收业务种类 | 第27-28页 |
4.1.5 集中作业管理架构 | 第28页 |
4.1.6 集中作业劳动组织 | 第28-29页 |
4.1.7 集中作业业务流程 | 第29-31页 |
4.1.8 集中作业风险控制 | 第31页 |
4.2 集中监控 | 第31-35页 |
4.2.1 集中监控模式 | 第32-33页 |
4.2.2 集中监控模式下监管方式的变化 | 第33页 |
4.2.3 集中监控的主要作用 | 第33页 |
4.2.4 集中监控中心的组织体系和工作职责 | 第33-34页 |
4.2.5 监管人员配备 | 第34页 |
4.2.6 监管人员工作职责和要求 | 第34-35页 |
4.3 集中授权 | 第35-40页 |
4.3.1 集中授权推广背景 | 第35页 |
4.3.2 集中授权的实施目的 | 第35-36页 |
4.3.3 远程集中授权系统简介 | 第36-37页 |
4.3.4 远程集中授权系统功能描述 | 第37-39页 |
4.3.5 集中授权的特点 | 第39-40页 |
第五章 运营后台“三大集中”模式与传统模式比较的优势和风险分析 | 第40-58页 |
5.1 运营后台“三大集中”模式的优势分析 | 第40-43页 |
5.1.1 集中作业优势分析 | 第40-41页 |
5.1.2 集中监控优势分析 | 第41页 |
5.1.3 集中授权优势分析 | 第41-43页 |
5.2 运营后台“三大集中”模式目前存在的几大难点问题和困难 | 第43-45页 |
5.2.1 存在的难点问题 | 第43-45页 |
5.2.2 面临的困难 | 第45页 |
5.3 应对运营后台“三大集中”模式应采取的工作措施 | 第45-48页 |
5.4 运营后台“三大集中”背景下业务真实性风险的分析与防控 | 第48-54页 |
5.4.1 运营后台“三大集中”背景下业务真实性风险的表现及危害 | 第48-49页 |
5.4.2 运营后台“三大集中”背景下加强业务真实性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第49-50页 |
5.4.3 运营后台“三大集中”背景下业务真实性风险成因分析 | 第50-52页 |
5.4.4 运营后台“三大集中”背景下加强真实性风险防控的几点建议 | 第52-54页 |
5.5 运营后台“三大集中”背景下操作风险分析及防控措施 | 第54-58页 |
5.5.1 运营后台“三大集中”背景下风险点分析 | 第54-56页 |
5.5.2 积极探索运营后台“三大集中”背景下防范运营风险的思路 | 第56-58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