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4-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目录 | 第10-15页 |
Contents | 第15-1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8-31页 |
1.1 α-氰基丙烯酸酯 | 第18-23页 |
1.1.1 α-氰基丙烯酸酯的发展 | 第18-19页 |
1.1.2 α-氰基丙烯酸酯的制备工艺 | 第19-23页 |
1.2 聚(α-氰基丙烯酸酯)微球 | 第23-27页 |
1.2.1 聚(α-氰基丙烯酸酯)微球的性质和背景 | 第23-25页 |
1.2.2 聚(α-氰基丙烯酸酯)载药微球的制备方法 | 第25-27页 |
1.3 溶剂挥发法 | 第27-28页 |
1.4 溶菌酶 | 第28页 |
1.5 本研究的立论及意义 | 第28-29页 |
1.6 研究内容 | 第29-31页 |
1.6.1 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单体的制备及其表征 | 第29页 |
1.6.2 聚(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空白微球的制备及其表征 | 第29-30页 |
1.6.3 溶菌酶/聚(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微球的制备和表征 | 第30页 |
1.6.4 聚(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co-α-氰基丙烯酸异丁酯共聚物)微球的制备和表征 | 第30页 |
1.6.5 溶菌酶/聚(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α-氰基丙烯酸异丁酯共聚物)载药微球的制备和表征 | 第30-31页 |
第二章 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的制备及表征 | 第31-52页 |
2.1 引言 | 第31页 |
2.2 本部分实验仪器及原料 | 第31-32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32-34页 |
2.3.1 α-氰基乙酸正辛酯的制备 | 第32-33页 |
2.3.2 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预聚物的制备 | 第33页 |
2.3.3 α -氰基丙烯酸正辛酯单体的制备 | 第33-34页 |
2.4 分析与表征 | 第34-35页 |
2.4.1 红外光谱分析 | 第34页 |
2.4.2 聚合物产物的GPC分析 | 第34页 |
2.4.3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 第34页 |
2.4.4 差示量热扫描仪(DSC)测试 | 第34-35页 |
2.4.5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 第35页 |
2.5 结果与讨论 | 第35-51页 |
2.5.1 α-氰基乙酸正辛酯的制备 | 第35-41页 |
2.5.2 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预聚物的制备 | 第41-49页 |
2.5.3 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单体的制备 | 第49-5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三章 聚(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微球的制备 | 第52-58页 |
3.1 引言 | 第52页 |
3.2 本部分实验仪器及原料 | 第52-53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53页 |
3.4 微球性能测试及表征 | 第53-54页 |
3.4.1 微球粒径大小及分布测定 | 第53页 |
3.4.2 微球形貌的观察 | 第53-54页 |
3.5 结果与讨论 | 第54-57页 |
3.5.1 反应时间对微球的影响 | 第54页 |
3.5.2 高分子稳定剂的用量对微球的影响 | 第54-55页 |
3.5.3 单体浓度对微球的影响 | 第55-56页 |
3.5.4 微球的贮存稳定性 | 第56-5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四章 聚(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co-α-氰基丙烯酸异丁酯共聚物)微球的制备 | 第58-70页 |
4.1 引言 | 第58页 |
4.2 本部分实验仪器及原料 | 第58-59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59-60页 |
4.3.1 使用溶剂挥发法制备共聚物微球 | 第59页 |
4.3.2 使用乳化法制备共聚物纳米微粒 | 第59-60页 |
4.4 分析与表征 | 第60页 |
4.4.1 红外光谱分析 | 第60页 |
4.4.2 分子量及其分布测定 | 第60页 |
4.4.3 差示量热扫描仪(DSC)测试 | 第60页 |
4.5 结果与讨论 | 第60-69页 |
4.5.1 通过溶剂挥发法制备纳米微球 | 第60-68页 |
4.5.2 通过乳化法制备纳米微球 | 第68-6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五章 聚(α-氰基丙烯酸异丁酯-co-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共聚物载药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 第70-78页 |
5.1 引言 | 第70页 |
5.2 本部分实验仪器及原料 | 第70-71页 |
5.3 实验方法 | 第71页 |
5.4 微球的测试及表征 | 第71-72页 |
5.4.1 微球形貌的观察 | 第71页 |
5.4.2 微球粒径大小及分布测定 | 第71-72页 |
5.4.3 溶菌酶微球负载率和载药率的测定 | 第72页 |
5.5 结果与讨论 | 第72-77页 |
5.5.1 共聚物浓度对微球性能的影响 | 第72-73页 |
5.5.2 药物浓度对微球性能的影响 | 第73-74页 |
5.5.3 反应时间对微球性能的影响 | 第74页 |
5.5.4 载药纳米微球的缓释性考察 | 第74-76页 |
5.5.5 微球的贮存稳定性 | 第76-77页 |
5.5.6 溶菌酶微球的Zeta电势变化 | 第77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作者简介 | 第86-87页 |
导师简介 | 第87-88页 |
附件 | 第88-89页 |